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CNML格式】 【 】 【打 印】 
香港政務司長稱將收回200萬港元援建撥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5 09:08:11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電/24日,率團訪問四川的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瑞麟向媒體回應援建綿陽紫荊民族中學被拆一事。他強調,港方將收回援建學校的200萬港元,並將其回撥到特區政府設立的四川重建基金,四川方面表示尊重港方決定。

  新華網報道,林瑞麟告訴記者,在綿陽紫荊民族中學拆除前後,綿陽方面未主動向港方進行通報,港方在獲悉此事後,是不同意拆除的。在獲悉學校被拆後,特區政府已向四川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林瑞麟說,香港援建四川地震災後重建項目已竣工123項,剩餘的項目在今年內將基本完成。他希望川港雙方可以共同努力,繼續推動後續項目早日完成。

  四川方面表示,綿陽當地政府在未征得特區政府同意的情況下,私自拆除學校不符合川港間援建項目的安排,將嚴肅跟進此事,並展開進一步調查。

  林瑞麟一行5月24日至26日訪問四川,並出席香港特別行政區支持四川地震災後重建集體項目竣工典禮暨川港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和川港高層會議。

  綿陽紫荊民族中學原名為綿陽民族初級中學,占地6.88畝,在校學生360人。“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教學樓嚴重受損,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援助200萬港元,特區政府資助200萬港元,加上綿陽市政府投入重建資金256萬元人民幣,在原址應急建設教學樓2937.1平方米,於2010年3月底投入使用,並更名為綿陽紫荊民族中學。

  2011年10月17日,綿陽紫荊民族中學搬入租用的靈創科技電子學校辦學,2012年5月19日,中學原址教學樓被實施拆除。記者日前在綿陽採訪看到,中學原址周邊已經建起大片商業設施,而租賃校舍辦學的紫荊民族中學教學活動依然正常開展。

  綿陽市已規劃在市內科技創業園區新建標準化的綿陽紫荊民族中學,徵地65.5畝,總建築面積將達到15434.22平方米,總投資7000萬元,可滿足18個班,900人的辦學需求。總投資中,原民族中學土地及土地構築物資產處置約3000萬人民幣(含港方援建400萬港元),其餘資金由綿陽市政府投入。新校區的建設已於2012年2月底正式動工修建,有望於2013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