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穩增長”背後的結構隱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28 10:51:22  


 
  這樣的困惑和大環境是幾乎一致的,在傳統行業,正在面臨著嚴重的產能過剩,鋼鐵、電解鋁、水泥、煤化工等粗放型傳統行業近兩年來一直處於產能過剩和虧損的狀況,儘管在2008年之時,政府曾經極力推動產業振興計劃,但事實已然證明,這並無濟於事。在這些傳統行業,投資機會正在變得越來越少。

  “像我們這種行業,幾乎已經很少有新的投資機會了,慢慢地在萎縮。”程豐原對記者說。

  而吊詭的是,在諸多政府鼓勵轉型的新興產業中,同樣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困境,尤以新能源產業為甚,光伏產業、風電設備,同樣面臨著投資過剩和企業大面積虧損,光伏產業還遭受了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反傾銷威脅。新能源汽車一哄而上的惡果也正在呈現,市場眼下依然暗淡,大量的產業補貼資金被低效浪費。

  這種企業轉型的痛苦,既是中國經濟長期形成的路徑依賴,也在考驗政府能否忍受經濟短暫下滑所帶來的煎熬。

  “增長速度快一點或者慢一點,不必過分在意,現在的速度放緩,其實就是調結構所引起的一部分,要想真正落實結構調整,就得適當地放棄增長速度。”深圳大學中國特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鐘堅對記者說。

  深圳正處在這樣一個過程之中。2012年一季度,深圳GDP增長僅有5.8%,比全國低2.3個百分點,為深圳特區成立以來的歷史新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進出口等各項經濟指標都出現了負增長。這比2008年更差,2008年深圳的GDP增長速度超過了12%。

  “在深圳這個地方,造成一季度數據難看的原因,一是外需依賴比較重,二是消費難以振興,三是房地產開發已面臨著無地可用的局面。”鐘堅認為。在這個移民城市,有著1300多萬常住人口,卻僅有不到300萬的戶籍人口,戶籍制度的畸型和高房價影響了外來人口的買房、置業等一系列的消費行為,“沒有辦法留住外來務工人員的消費,從投資和出口轉向消費,這個問題不解決,就很難振興消費。”

  這也是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的重點,中國政府近年一直在試圖鼓勵消費,使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發動機,但消費的增長是緩慢的。大量的外來人口聚集於珠三角長三角這樣的沿海城市,但由於戶籍制度、社保制度等的羈絆,造成了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壓抑了有效需求。

  而深圳所面臨的房地產開發帶動經濟增長效應的弱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典型性,房地產在過去多年一直是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在許多產業鏈上,比如鋼鐵、水泥、建築材料、家具、家電、裝飾等行業,幾乎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由於宏觀調控的嚴防死守,在過去一年的時間中,房地產投資連續出現下滑,房價的上漲幅度在放緩,這也導致諸多行業的不景氣。

  而政府對土地的壟斷經營,也成為振興經濟的一大依賴手段,造成了製造業成本的上升。而越著土地資源的日漸稀少,對於城市經濟而言,新的轉型機會又將何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