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歐盟醞釀對華貿易制裁新手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9 10:16:02  


 
  新冶鋼僅僅是眾多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中國企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一方面中國出口企業頻頻遭遇國外貿易調查,另一方面企業主動應訴卻遭遇更多不確定的“阻礙”。值得注意的是,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之所以一直拖延案件審結,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歐洲採用“判例法”,一旦判中方勝訴,意味著將來所有面對中國企業的類似案件都要參照這一案例進行審判。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是,歐盟法院不斷拖延,實則為歐盟醞釀新政策爭取了時間,這將給更多的中國企業帶來深遠影響。
 
  “我們非常擔心這樣一種結果,就是我們剛剛得到勝訴的結果,歐盟馬上出台新的貿易政策,讓我們根本享受不到‘勝利的果實’,表面贏了官司實際上還是損失了利益。”新冶鋼總經理錢剛對記者說。
 
  記者近日在布魯塞爾採訪多位業內人士獲悉,歐盟正在醞釀對華貿易制裁的新手段,矛頭或將直指中國的國有企業。
 
  “這就像是戰術和戰略的問題,新冶鋼案子的拖延只是一個戰術,而更應該引起注意的還是背後的戰略層面,這個影響更加深遠。”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權威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事實上,近段時間,歐委會已經在多個涉及中國企業的訴訟中敗訴,最近的一個案子就是中國在WTO訴歐盟碳鋼緊固件反傾銷案,中方勝訴。接連的敗訴讓歐委會身陷尷尬境地,深深感到貿易戰略調整以及政策重新修訂的壓力。中國企業無疑是歐盟新貿易戰略調整的重點關注對象,歐盟已開始籌劃對華貿易制裁新手段。例如,在現行歐盟法律中,對於中國國有企業的具體認定規則依然是空白,這也讓歐盟法院在相關訴訟中顯得左右為難。考慮到今後相關訴訟將增多,歐委會或釐清相關規則。“歐盟多次放話施壓中國的所謂補貼問題,可想而知,這樣的新規則將給中國企業帶來巨大壓力”。
 
  事實上,歐盟近期貿易政策的一系列動向已初見端倪。2011年5月歐盟首次將“反補貼”大棒揮向中國,對華貿易政策明顯“變臉”。此外,歐盟於2011年初啟動對中國出口信貸的調查,同時開始密集蒐集中國地方政府補貼的證據,為今後發起相關調查做鋪墊。近期,記者獲悉,歐盟正在修改其貿易防禦體系,計劃繞開產業申請,由歐委會直接發起調查,並將中國作為重點評估的國家之一。
 
  上述權威人士表示,歐盟一直將對“補貼”的責難視作直指中國制度核心的“利劍”,而中國的國有企業無疑又被看做獲得“補貼”的主體。“值得注意的是,歐盟成員國在對中國企業採取反傾銷措施方面有不同看法,但對中國補貼問題態度很一致。”未來,歐盟對中國國有企業會更加關注,相關的規則和制裁手段也會越來越多。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