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石季龍:釣魚島何故平地起風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30 11:46:22  


 
  日本右翼勢力的陰影

  文章稱,回顧近年來的中日關係,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值得注意。在自民黨的小泉純一郎內閣時期,儘管發生過參拜靖國神社和歷史教科書事件,但中日關係總體趨於穩定。而在傾向對華友好的民主黨上台後,中日關係卻因為釣魚島問題,平地起風波。

  2010年9月7日,日本巡邏船在釣魚島海域衝撞中國漁船,並非法登船搜查,扣押中國船員,後經中國外交部門交涉後才得以獲釋,中日關係一時趨於緊張。剛失去政權的自民黨,視其為在政治上收複失地,重新上台的機會,通過國會和輿論向民主黨強烈施壓。在自民黨的支持下,日本右翼政治勢力在各大城市發起反華遊行。

  2011年3月15日,日本發生地震和海嘯,此後日本政治進入救災時期。一年之後,自民黨和右翼勢力卷土重來。在福島核事故上,自民黨的責任要比民主黨更大,因此無法以此向民主黨施壓。那麼對於急於上位的自民黨來說,挑起中日領土爭議,不僅可以打擊民主黨,還可以轉移民眾對福島核事故的注意力。

  2012年4月16日,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美國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發表演講時表示,東京都政府將購買釣魚島。石原的這一番表態,由於場合特殊,迅速引起全世界的注意。究其用意,無非是借釣魚島問題挑起中日關係緊張,製造“中國威脅論”,以此強化日美安全體制。為製造右翼輿論,石原慎太郎特意炮製了聳人聽聞的政治宣傳片,通過鼓噪釣魚島問題來壓制沖繩當地反對美軍基地的聲音,迫使其就範,為美軍基地搬遷問題解套。而在美國方面,對此自然是樂觀其成。

  在自民黨、右翼勢力,以及美國的壓力下,野田佳彥內閣的立場較前任又有重大變化。在2012年4月底5月初訪問美國時,野田佳彥與奧巴馬會談後發表了聯合聲明《面向未來的共同藍圖》,其中強調深化日美同盟關係,但淡化了沖繩基地搬遷問題。這說明野田佳彥內閣放棄了民主黨一貫以來的方針,令民主黨重新回歸自民黨時期的對美外交。這一轉變直接導致了民主黨的分裂,民主黨的靈魂人物、前幹事長小澤一郎因此退黨,轉而建立新黨“國民生活第一”。在對外關係上,新黨主張推動日中友好合作,反對日本加入TPP,恰好與野田佳彥內閣針鋒相對。

  概而言之,目前的釣魚島爭議儘管甚囂塵上,但究其實質不過是中國崛起與美國戰略收縮過程中的一朵浪花。中國的地區影響與日俱增;美國大幅削減軍備,後撤到關島和澳大利亞,同時試圖在東亞築起防波堤;日本在中美之間搖擺,舉棋不定;自民黨和民主黨,以及兩黨內部不斷調整;日本右翼勢力不斷製造摩擦,以此來鼓噪“中國威脅論”,強化日美同盟;在野的自民黨想挾此向民主黨施壓,伺機收複失地;虛弱的野田佳彥內閣可乘此在沖繩基地問題上解套,修復日美關係,鞏固自己的地位。從奧巴馬今年年初在五角大樓發表的“新國防戰略”來看,美國當下的軍事重心仍舊是在阿富汗和中東、南亞地區;對於日本,奧巴馬不過是重彈老調。既然美國已承認放棄“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的戰略,很難想象其在亞太地區還會有實際行動。因此對於中國來說,只需要堅守自己的立場,鎮之以靜,就是最好的應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