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網絡問政促中國民主政治前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7 13:31:39  


 
  2010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在法制日報創刊30周年之際同樣選擇“上網聽民意”。周永康在交流中透露,從2010年3月開始,中央政法委機關每個月都會將網民意見和建議匯總,這些意見連同各地群眾來信的情況經其批轉至各有關部門,將予以解決或吸收采納。 

  而在中央高層以實際行動支持網絡問政發展的前後,一些地方的“一把手”也在以不同方式與網民交流互動,主動了解網民所感、所思和所需,並將聽取到的意見建議指導現實工作,取得良好的社會回響。 

  2006年,時任湖南省委書記的張春賢創全國之先,選擇通過互聯網向全省為湖南第九次黨代會征集建議,結果共收到5000份來自網民的熱忱建言。次年春節,張春賢還在紅網論壇以本名注册發帖向網友拜年,這一舉動又引發熱議。張春賢成為當時與網民走得最近的地方高官。 

  2008年5月,江西省委書記蘇榮就江西的發展建設公開在媒體上求計問策。6月2日,20多位為江西發展建言獻策的代表及廣大網民與蘇榮展開交流,對於網民提出的有關“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江西對外開放戰略等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一系列問題,蘇榮都一一認真作答。 

  2009年4月,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主動與12名民間人士對話,這些平日習慣上網發帖的“意見領袖”有了與省委書記直接對話的機會。之後,“南方民間智庫”應運而生,政府和網民間有了更有效的交流平台,網絡問政提升到更深層次。 

  從2008年至今,汪洋已經五年五會網友。無論是鼓勵“放肆”發言,還是“允許群眾罵娘”,汪洋對待網絡意見的開放態度得到媒體廣泛認可。在今年8月發表在《求是》的文章中,汪洋指出,創設網絡視頻信訪平台,積極拓展網絡問政,這是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的有效形式之一。 

  “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胡錦濤總書記在2011年“七一講話”中提出的上述要求,將通過網絡問政的形式得到最廣範圍的實現,網絡問政已成為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新途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