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網絡問政促中國民主政治前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7 13:31:39  


 
  地方創新探索不停步微博湧現名人迭出

  曾以電視直播的形式檢驗政府整改踐諾情況而引發強烈關注的武漢市,今年5月又舉行了國內首個網絡問政會,市城管局、市城建委、市房管局負責人齊聚現場接受眾網民質詢。僅第一場主題為“違章建設與保障房質量”的問政會,就吸引來20餘萬網友點擊,留言也超過了8000條。 

  有勇氣直面網民疑問的並非只有武漢市的官員。2008年10月11日,中共睢寧縣委召開第十四次常委擴大會議,並首次由網絡直播會議全程。縣委書記和縣長在攝像機面前,當場回答了網貼和電話提出的問題,這一切都被記錄在“今日睢寧”網的直播頁面上。 

  現在,“有問題上網”成為江蘇睢寧縣很多市民解決身邊困難的選擇。據統計,睢寧縣的網絡論壇僅在西祠胡同就有80多個。積極推進網絡問政發展的原睢寧縣委書記、現蘇州市紀委書記王天琦認為,網絡不是洪水猛獸,官員要學會從虛擬社會中尋求問題的現實解決。 

  廣東河源市在2009年、2010年分別憑借“公僕信箱”和“公僕微博”入選“廣東網絡問政十大經典案例”。近年來,河源市積極探索構建“三縱六連六統”網上信訪平台,在網絡問政機制創新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 

  在原河源市委書記、現廣州市市長陳建華看來,網絡問政的順利開展,離不開相關制度建設。在打造網上信訪平台、拓寬聯繫群眾渠道的基礎上,河源市還將幹部年度考核成績與網絡問政結果掛鈎,著力健全網絡問政的長效機制。 

  在河南鄭州,隨著媒體網絡事項督辦中心在2011年7月揭牌成立,網絡問政實際上已經走向了“網絡行政”——政府從單方面收集、了解網民訴求,轉變為建立網下抓落實、全程接受網民監督的新機制。 

  2010年11月21日,網絡輿情處置聯席會議制度在鄭州正式運轉。鄭州市規定,網絡輿情處置聯席會議的會議決定等同於市委、市政府的會議決定,必須嚴格落實。到去年,鄭州市已經暢通媒體網絡事項督辦中心、網絡輿情處置聯席會議、中原網“心通橋”三大網絡民意訴求渠道,形成受理、跟蹤、督辦三位一體的“網絡行政”格局。 

  作為地方探索網絡問政機制創新、搭建官民互動新平台的一個組成部分,2010年以來,以各級政府、部門名義注册的官方政務微博大量湧現。統計顯示,到2011年底,國內黨政機構微博已有32358個。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微博時代對促進政府規範自身行為,努力遏制腐敗,改變作風產生了重大影響。但上海交大公共關係研究中心、輿情研究實驗室的研究也指出,我國政務微博內容僵化、互動性較低、缺乏制度保障等缺點亟待改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