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郭正亮:民共正常交往 民進黨才能解放思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1 12:45:53  


郭正亮。(郭正亮臉書)
  中評社台北10月11日電/謝長廷結束“開展分享與互信”訪問大陸首航,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在“美麗島電子報”發表文章認為,經由民共正常交往,不斷提出務實主張,民進黨才能在正視兩岸現實的基礎上,逐漸走向解放思想。正常交往+實事求是,是民進黨解放思想的兩大基礎,一旦捨此不由,動輒上綱到統獨意識型態辯論,民進黨只會故步自封,不但與主流民意愈走愈遠,執政之路也將愈走愈長。

  郭正亮文章指出,台灣指標調查研究公司在謝返台的第一時間發佈民調,結果顯示:民眾針對中國大陸持續開放民進黨高層前往參訪,有57.8%認為對兩岸政治交流與和平發展“有幫助”。其中,高達63.2%民進黨支持者認為“有幫助”,也有64.7%國民黨支持者持正面看法。更重要的是,民眾贊成“民共兩黨暫時擱置對立主張,共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的比例,高達73.1%,只有10.3%不贊成。即使民進黨支持者也有高達72.9%贊成,只有15.6%不贊成。

  民意帶動黨意,民進黨再現轉型契機

  第一項民調,顯示多數民眾對謝訪中的積極肯定;第二項民調,則顯示多數民眾對於正面處理兩岸議題的期待。其中,高達六至七成的民進黨支持者,首度表現出對兩岸和平發展的積極態度,凸顯出三種新的認知:

  一、兩岸經貿對台灣民眾的廣大影響,已經普及到難以忽視。

  二、兩岸交流如果被國民黨壟斷主導,民進黨很難重新執政。

  三、謝長廷以個人聲望呼籲兩岸突破,贏得多數選民的信任。

  高達六至七成民眾對謝訪中的積極肯定,顯示部分民進黨人對謝訪中的“自我感覺恐懼”,已經與主流民意脫節。畢竟,2012年的兩岸情勢,與2005年民進黨反對連戰破冰之旅,早已大不相同,兩岸不但已正式簽署了18項協議,兩岸交流也普及多數民眾,民眾對於兩岸政治人物互訪,早已習以為常。即使謝提出頗有爭議的“憲法各表”或“憲法共識”,但因為謝一再強調只是個人意見,多數民進黨選民並不以為意。

  問題是,由於民進黨黨意與民意的落差,即使謝長廷訪中之旅明顯符合主流民意,仍須面對黨內三種力量的挑戰:

  一、堅持制憲正名的台獨理論家(例如林濁水、姚嘉文)反對以“中華民國憲法”定位兩岸,認為謝長廷的“憲法各表”,與國民黨的“一中各表”並無本質區別。

  二、堅持制憲正名的民進黨少數派(例如游系、台獨聯盟),很可能訴諸擴大爭議趁機造勢,以便爭取2014年地方選舉黨內提名。

  三、民進黨“立委”多來自中南部,深綠選民比例較高,這些單一選區選出的中央民代,既不便違逆主流民意,也不便得罪深綠選民,往往寧可明哲保身,不願對謝訪中之旅表態。

  其中,激進反謝的制憲正名派,大約佔民進黨的四分之一,但由於多數“立委”選擇緘默,媒體往往會誇大報道這些激進言論。就此而言,民進黨能否利用謝訪中的機會之窗,以民意帶動黨意,克服少數制憲正名派的反彈,進而帶動黨內新一波的兩岸政策轉型,將取決於三大變數:

  一、長期關注兩岸議題的新潮流系,是否決定與謝合作。

  二、長期與謝系結盟的蔡英文,是否決定推動兩岸轉型。

  三、居於黨內制高點的蘇主席,是否決定與謝共創新局。

  新潮流與蔡英文,很難逆勢而為

  首先談新潮流。儘管新潮流與謝系長期失和,但新系是民進黨內長期關注兩岸政策、努力擴展兩岸交流、試圖主導兩岸論述的代表性派系,儘管林濁水重炮反謝,但其他新系領導人仍然基於主流民意考量,並未與林同步。例如新系總召段宜康儘管不贊成“憲法共識”,仍“肯定謝踏出這一步所展現的魄力、精準與細緻”,建議“民進黨的領導人,應當善用謝此行在黨內撐出的空間,儘速整合、勇敢提出與中國大陸互動的基本價值與互動模式”,並認為“謝此行勢必成為民進黨與中國政府關係進程的標竿”。另如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則以“民共對話代表進步”肯定謝訪中。民進黨“立院”黨團書記長蔡其昌,更在第一時間表態挺謝,認為“民進黨內需要知中派,對民進黨的兩岸論述更有幫助”。

  新系所以不便反謝,主因是民共兩黨的正常交往,原本就是新系的長期主張,反觀謝系除了謝長廷本人之外,謝系成員長期以來,反而對兩岸採取保守立場。如今謝系竟然豬羊變色,後來居上成為民共交流的先驅代表,長期與謝系競爭的新潮流,豈有拱手讓賢之理?

  其次談蔡英文。蔡在“總統”敗選之後,儘管設立小英教育基金會,並成立網路“想想論壇”,但由於不再具有黨主席身分,加上個性不喜媒體造勢,個人民調已經逐漸落後蘇貞昌。謝長廷的訪中之旅,很可能帶動民進黨重新關注兩岸議題,不但是小英獨佔鰲頭的最強專長,也是小英再次崛起的最好機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