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北斗系統不如GPS?專家:耐心一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9 17:35:53  


資料圖:汶川地震救災中北斗系統單兵終端已經投入使用
  中評社北京10月19日電/9月19日,我國採用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將第14顆和第15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升空並送入預定轉移軌道。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宣布,今年年底前,我國還將發射1顆北斗導航衛星,完成亞太區域組網建設任務,並提升區域系統服務。2020年前後,將建成由30餘顆衛星組成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提供覆蓋全球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中國青年報報道,2007年,中國的“北斗”與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盟的“伽利略”一起被聯合國確認為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核心供應商。可當其他對手還在忙於第一代衛星的布局時,美國已展開了對GPS的更新換代。10月4日,美國成功發射了第三顆GPSⅡF衛星,更新一代的GPSIII衛星的研製也進入攻堅階段。

  GPS攻勢咄咄逼人,面對GPS在我國衛星導航產業中的絕對壟斷地位,我國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推廣“北斗”。2012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作為衛星及應用產業的“北斗”被列入國家20個重大工程。

  占盡技術優勢GPS曾獨步天下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人類由此進入太空時代。1958年1月31日,美國也成功發射了一顆人造衛星。同年,美海軍開始研製子午儀衛星定位系統,這項研究驗證了衛星導航的可行性,為未來GPS系統的研製埋下了伏筆。

  由於子午儀衛星定位系統在潛艇和艦船導航方面存在巨大缺陷,GPS應運而生。GPS由美國國防部從1973年開始研製,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首次得到實戰應用,1993年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