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中的日本角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16 10:04:48  


資料圖:美國海軍華盛頓號航母。
  中評社北京11月16日電/《中國青年報》發表文章稱,近日,中日關係因釣魚島主權之爭降至冰點。日本政府不負責任的言行是造成這一問題持續升溫的直接原因,但美國口頭中立和行動偏袒日方的態度也或明或暗起著一定的作用。從更深層次看,日美兩國之間越來越深的同盟關係,以及美國實行的重返亞太戰略都與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歷史與現實中的“鐵杆”盟友

  日美同盟源於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日本列島位於亞洲大陸東岸外的太平洋上,在西方學者眼中,日本扼守著東北亞陸權國家通向太平洋的重要通道,是抵禦陸權國家東擴的橋頭堡。

  在現代地緣政治中,日本九州島、琉球群島是第一島鏈的組成部分,其北海道、本州島、小笠原群島又是第二島鏈的組成部分。因此,作為西太平洋地區舉足輕重的一顆“棋子”,日本天然地成為西太平洋地區陸權與海權國家對抗的焦點。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因“脫亞入歐”戰略取向所形成的侵略本性,造成了其與亞洲鄰國地緣政治關係的長期緊張,也使日本傾向於同域外的強國結盟。日本從近代開始先後締結了日英同盟、日俄協約和德意日三國同盟。三次結盟的共同特點是都與歐美強國結盟,而與亞洲國家為敵。

  東亞地緣政治環境、日本地緣戰略取向、日本國力的結構性缺陷和日本文化的親歐美傾向等多種因素,使日本成為亞洲最具對外結盟“偏好”的國家。而從二戰結束後保持至今的日美同盟,也是這種政治傳統的延續。

  日本對美戰略地位重要性的體現始於冷戰,尤其是朝鮮戰爭的爆發,凸現出了日本對美全球戰略在亞太地區的支撐作用。日本則是出於重建的需要確定了自己“親美”的戰略取向。1951年,美日簽訂《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日美同盟的序幕就此拉開。美國不但承擔了日本的安全與防務,更是將其作為在亞洲地區對抗蘇聯社會主義陣營的重要一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