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農業部:地方政府平墳願望是好 辦法欠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25 18:29:54  


 
  郭衛民:

  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的時候請報一下你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中央電視台記者:

  我的問題是,我國糧食連續九年實現增產後,再增產的潛力在什麼地方?農業部將採取哪些措施來促進糧食繼續增產?

  畢美家: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連續九年的大豐收,就像跳高運動員一樣,越跳越高,提高的空間和難度就越來越大,我們從事農業工作的同志們也感到責任重大。但是總結這九年,連年增產的好經驗,有黨的好政策的支撐,同時我們的信心也非常飽滿。我覺得,今後我們糧食增長的潛力靠增加面積已經是非常有限了,因為我們現在的城市化率已經超過了50%,城市化率的提高還要占用土地。總理講要確保我們18億畝耕地的紅線。今後潛力的增長,主要依靠科技,提高單產,走內涵式發展的路子。

  單產的潛力,來自兩個方面,1.基本設施條件改善,有增長潛力。目前我們國家70%左右是中低產田,這些中低產田通過改造,單產可以提高20%以上。2.科技增產潛力大,這是我們的主要著力點。挖掘增產潛力,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加強高標準農田和現代裝備建設,夯實新一輪糧食增長基礎。建設一批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重點改造東北黑土地、提升黃淮海鹽碱地、改良南方的紅黃壤農地,打造我國三大糧食生產骨幹區域,促進農機、農藝、信息的深度融合,用信息化改造傳統農業,用信息化武裝現代農機,推動實現農機智能化、農藝精准化。

  二是創新科技推廣平台,增強新一輪糧食增長驅動力。特別是深入推進高產創建,大面積開展糧食增產模式攻關。就是要整合各地星羅棋布的高產創建示範片,把它連成更大的片,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環節,突破技術瓶頸,組裝配套形成區域性、標準化的高產高效模式。在糧食生產優勢產區實行整建制、大規模推廣應用,形成一批高產高效的糧食生產區域,輻射帶動更大範圍增產。

  三是夯實糧食生產微觀基礎,培育新一輪糧食增長“骨幹隊伍”。特別是著力發展一批種糧大戶,就像老於這樣的大戶,但是都搞到他這麼大不現實,因為我們國家農民多。根據我們部裡掌握的情況,南方地區50畝以上、北方地區100畝以上,就是適度規模經營,多發展一些這樣的大戶。另外扶持一批種糧合作社,打造一批家庭農場,建立一批專業化的服務隊伍,發展有中國特色的適度規模經營的新模式。

  四是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建設新一輪糧食增產主力軍。我們在13個糧食主產區劃定一批糧食主產市、主產縣,打造一批能夠提供穩定糧源的國家隊,就像今天來的山東齊河的魏書記這樣的種糧大縣,是我們下一步要抓的著力點。

  另外,我們重點抓好產量超一百億斤的大市和產量超十億斤的大縣,在糧食主銷區和產銷平衡區也劃定一批糧食主產縣市和主產鄉鎮,使之成為區域平衡的生力軍。重點關注西北、西南地區通過發展旱作農業來提高糧食產量的縣市和鄉鎮,同時建立利益補償機制,實施特殊的支持政策,農業項目資金重點向他們傾斜,各種試點示範向他們集中,使之成為下一輪糧食增產的中堅力量。

  五是著力完善扶持政策,構建新一輪糧食增長“助推器”。穩步提高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完善玉米、大豆臨時收儲政策,穩定擴大“四補貼”政策規模,開辟新增補貼項目,重點向種糧大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傾斜,重點向推廣防災減災穩產增產的關鍵技術傾斜,穩定加大產糧大縣財政獎補力度。我想,通過這些措施,能夠保障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能夠使我們中國人把自己的飯碗緊緊地端在自己的手裡。謝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