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恢復“兩會”協商 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
在兩岸政治關係緩和的背景下,中斷十年之久的“兩會”協商機制得以恢復。隨著兩岸直接雙向“三通”的全面實現,兩岸經貿往來增長迅速,兩岸之間出現前所未有的頻密交流格局。
(一)“兩會”協商漸趨制度化、常態化
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之後,兩岸關係趨於緩和。由於雙方均堅持“九二共識”,“兩會”於2008年6月開始復談,重啟兩岸制度性協商機制。“兩會”復談以來,“兩會”協商漸趨制度化、常態化,迄今共舉行了八次會談(亦稱“陳江會”),簽署了包括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在內的18項協議。
在18項兩岸合作協定之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通常稱ECFA)。該協定由“兩會”於2010年6月29日在第五次領導人會談時正式簽署,並於同年9月12日生效實施,標誌著構建兩岸和平發展框架率先在經濟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ECFA的簽署有助於促進了兩岸經貿關係的規範化、制度化,有助於推動台灣經濟轉型,有助於穩定台海局勢。一定意義上可以說,ECFA的簽署在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兩岸八次“陳江會”簽訂的18項合作協議,涉及兩岸空運、海運、郵政合作、食品安全、投資、金融合作、共同打擊犯罪、知識產權、醫藥、司法互助、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等領域,與兩岸民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為兩岸民眾的交流交往帶來了巨大便利。
(二)實現兩岸“三通”,形成兩岸大交流格局
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陸方面即提出兩岸全面實現“三通”(即通郵、通航、通商)主張,但一直未有實質進展。2008年12月15日,根據“兩會”達成的協議,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直接通郵正式啟動。是日,兩岸海上直航通航儀式在天津港舉行,兩岸同胞期盼30年之久的全面、直接、雙向“三通”終於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