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周小川自評四萬億:能做快一點也許更好一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1 18:57:08  


 
  中國的金融結構過去十年來都沒有大的改觀,體現為貨幣結構是一個倒三角形。M2很大,M3很小,M4更小,最下面的尖端部分是實體經濟,越接近實體經濟貨幣越少。美國的情況則完全不同。美國的M3達到400多萬億人民幣,是中國的3倍,日本達300多萬億人民幣,是中國的2倍。從M3以上的層次考察,美國的貨幣供給更多,它的金融的根深深地扎在實體經濟中。美國的貨幣結構是一個正三角形。

  “從這個意義上說,貨幣超發其實是一個偽命題。”鄒平座說。

  去年底,周小川曾在一周內出席四場金融論壇上,這完全迥異於其過往沉默低調的行事風格,四場謝幕演講蘊含了濃重的述職報告色彩。他耐心講述新世紀(8.99,0.09,1.01%)貨幣政策特點,闡述金融改革路徑選擇,解釋貨幣政策操作思路,間或也回憶了過往決策時的糾結與爭論,並否認了貨幣超發之說。

  改革派的堅持

  上任伊始,周小川曾許諾,要實現匯率市場化。

  2002年,在國務院研究下,央行確立了改革順序,即在匯率改革之前應先進行銀行部門改革、減少外匯管制、發展外匯市場等改革,在改革時機上需要國內外宏觀經濟金融環境相對平穩。

  前述人士提到,2004年底,國際上人民幣威脅論甚囂塵上,中央當時討論要啟動改革,但商務部、全國工商聯紛紛遞報告,提出紡織業利潤只有1%-3%,每年創造多少就業、多少外匯,如果要匯改,影響巨大。

  頂著這樣的壓力,2005年7月,央行宣布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正式啟動,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起初保留了人民幣匯率自1994年開始的上下0.3%的浮動區間。2012年4月,將匯率浮動區間由0.5%進一步擴大至1%,同時大幅減少了外匯干預。

  不過,匯率和金融業改革的步伐似乎比預期中慢了得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