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周小川自評四萬億:能做快一點也許更好一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1 18:57:08  


 
  “匯率改革的滯後,主要還是銀行、實體部門的改革跟不上。”夏斌接受《財經國家周刊》採訪時說,“這不是他(周小川)的問題,是整個經濟問題,匯率升得快了,出口就馬上下來了,怎麼辦。”

  夏斌認為,未來,中國金融將選擇的依然是“有限全球化”,即匯率、資本管理、人民幣國際化和國內改革方面,分別逐步推進、相互配合促進中的一種交錯發展,是一個逐步逼近全面參與金融全球化的動態過程。其中,國內金融改革是其它三項的基礎和條件。

  從國內來看,中國銀行業的改革,尤其顯示出周小川的靈活、創新和堅持。2002年底剛剛上任央行行長的周小川提議成立中央匯金公司,以此完成國家外匯注資,然後對國有銀行實行財務重組和股份制組建。改革遵從“先易後難”的原則,率先選取資產質量狀況較好的建行、中行為試點。

  據前述央行前高官回憶,建行改制上市時,當時請來的戰略投資者有20多家。中組部的人都去了,仍然沒有說服國企投資,最後長江電力等三家外資公司因為“講政治”才參股投資,否則根本不看好建行。當時已在海外上市的中國人壽在與匯金談判時,最終也因每股1分錢之差而放棄。

  到中國銀行改制時,在國內根本都找不著合作夥伴。最後李嘉誠、淡馬錫又加進來,才凑夠剩下的10%。

  在此過程中,身為央行行長的周小川,成為中國銀行業最重要的代言人和營銷者。

  “正是因為有戰投的介入,世界相信戰投,才相信中國的銀行。海外戰投帶來資金、帶來技術、關鍵是帶來聲譽。”該人士說。“如果沒有戰投,就沒有中國銀行的上市。沒有中國銀行的上市,就沒有中國銀行業改革的康莊大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