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應對禽流感不能忘記源頭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4 15:29:01  


一名工作人員在安徽亳州市一個禽類養殖場進行消毒
  北京市衛生局13日發布的信息顯示,當日凌晨,北京市發現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目前這名7歲患兒病情穩定,正在北京地壇醫院接受治療,其父親曾從事活禽販賣工作。

  此次北京市發現首例確診H7N9禽流感病患,其引人關注之處在於,相關確診病例首次突破滬蘇皖浙的地域範圍。今年3月,我國陸續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病例出現的地區集中在上海、江蘇、安徽、浙江。儘管確診病例地域範圍有所擴大,但值得欣慰的是,由於相關部門前期防控工作比較到位,以及國內各類媒體對相關疫情廣泛、透明的報道,目前公眾對H7N9禽流感的認識了解已較為準確、深入。正是有了這樣的應對基礎,北京這名小患兒從首次就診到確診的過程,只用了一天半的時間。家長送診及時、醫院應對得當,以及各級疾控中心的快速反應,都是這名患兒轉危為安的必要條件。這個成功的案例,讓本市保持神經緊綳應對H7N9禽流感的同時,也增強了戰勝流行疾病的信心。

  自今年3月上海公布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致死病例以來,出現相關病例的地區紛紛採取各種應對措施,包括嚴格取締各類活禽市場,停止活禽交易,停止信鴿放飛,加大對野禽的監測等。事實上,近年來危害公共衛生安全的流行疫情呈頻發態勢,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則具有季節性特征,禽流感疫情也在趨於多樣化。在禽流感疫情中,有候鳥、野禽等不可控因素影響,但更多的是人為因素的影響。在禽流感流行的背後,存在著公眾的環保意識、公共衛生意識不夠的問題,家禽養殖業的環境污染問題,以及管理部門對養殖環境衛生、禽畜疫病、禽畜產品加工銷售等環節監管不足等問題。

  在此次各地應對禽流感的舉措中,南京的“全城殺雞”最為吸引公眾注意力。在4月初南京市城管局發出殺雞的“最後通牒”後,南京市區有的居民“揮淚斬雞”,有的“百里送雞”,還有的不惜違反禁令拼命護雞。有媒體質疑,全城殺雞是否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和法律依據。其實,更應該質疑的是,在目前人口高密度聚集的城市,在禽流感來臨之前,是否應該允許飼養各類家禽。在城市小區內飼養家禽,羽毛散落、糞便遍地,衛生狀況十分惡劣。城市居民飼養家禽的行為,平時破壞公共衛生環境,疫情到來時,則是嚴重威脅公眾健康。目前各個城市也多有禁止居民飼養家禽家畜的管理規定,現在需要做的是,平時加強管理、有法必依,不要等出現公共衛生安全問題時,再鬧得雞飛鴨跑。

  家禽飼養的“小打小鬧”需要管理,更為重要的是,我國家禽養殖業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亟待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我國養殖業主體通常規模偏小、生產水平低、養殖衛生條件差,而且普遍存在環境污染問題。據測算,每只成年產蛋雞每天平均產糞約100克,一個千只規模的雞場年排糞量約為36噸,雞場通常用水衝洗糞便,由此產生的污水排放惡化了家禽自身的生存環境,使其容易產生各類流行性疾病。同時,養殖場的各種排放物還會造成嚴重的空氣、水源和土壤污染。一些養殖者隨意丟棄的病死禽,也是公共環境和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隱患。

  疫情襲來,需要社會各界齊心協力戰而勝之。同時,每次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背後,都折射出我們生產、生活方式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應對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我們不僅要建立針對流行疾病本身的長效管理機制,對相關生產生活方式中的隱患也要及時加強監管,從源頭抓起以絕後患。(時間:4月14日 來源:北京青年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