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華媒:中國影響力強大 中美博弈需要理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5 19:29:57  


  中評社香港4月15日電/美國《僑報》15日刊文指出,美國務卿克里訪華給了中美關係更多期待,或可修正希拉里時代兩強關係的拉鋸博弈狀態。當下的中國是一個大國,對世界事務有著強大的影響力,中美需要共同合作來使中美關係強健、正常並“特殊”。

  文章摘編如下:

  奧巴馬第二任期的國務卿克里訪華,讓人對中美關係有更多期許。他的前任希拉里,將中美關係引入到複雜的混亂場中。美國重返亞洲,從美國的利益立場出發,本沒有錯。因為奧巴馬基本解決了美國反恐戰爭遺留下來的伊拉克和阿富汗負遺產,在中東除了伊朗核問題而基本“無事”的情勢下,美國將戰略視野轉向亞太,在亞洲重樹自己的領導地位,這是奧巴馬的外交抉擇。

  希拉里時代的中美關係,中美兩強維持了最基本的戰略平衡,但兩國互疑加劇,糾紛不斷,兩強關係處於前所未有的拉鋸博弈之中。其實,這種境況在奧巴馬第一任期之末,已經開始調整。2012年6月份,美防長帕內塔提出了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已有消弭中國擔憂的意思。當年11月,奧巴馬訪問東南亞,美國外交學會網站發表文章稱,美國的亞洲再平衡絕不僅僅是軍事再平衡,而是包含更加豐富的內容,減少中國誤解。

  70歲的克里是資深的美國政治家,他有知華的一面。之前他認為,美國的任務是“攘外必先安內”,做好自己的事,美國才有對外影響力。這顯然是對希拉里時代對華外交的調整與折沖。

  但中國對克里的知華,也並未抱有不切實際的願望。克里作為資深的美國政治家,其言行所及,必然是獲取美國利益的最大化。在中美兩國已經成為亞太乃至全球最主要的兩大戰略力量之時,中美雙方在亞太的地緣戰略交鋒,可以說是必然的。

  中國所期乃是正視中美兩大力量存在的客觀現實,對中國符合其國際地位的利益訴求加以認可,對於中美博弈應該理性克制。希拉里時代的教訓表明,不承認而且壓制中國的戰略力量,除了引發美國的戰略焦慮,就是帶來中國的強烈反彈。

  此番訪華,克里在和習近平、李克強會見時,除了表達美國立場外,對於習近平的“中國夢”也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他認為,美國也可以為“中國夢”盡一份力,因為美國期待一個強健、正常並特殊的中美關係。“特殊”是因為中國是一個大國,對世界事務有著強大的影響力,中美需要共同合作以實現這一目標。

  克里的年齡決定了他的國務卿職位可能是最後的公職,奧巴馬也沒有了連任壓力。對白宮而言,恰好可以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干擾,將中美關係引入更為理性的軌道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