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CNML格式】 【 】 【打 印】 
快評:拒民間政治對話對誰不利?可用膝蓋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8 00:09:57  


  中評社快評/台灣前“行政院長”劉兆玄不久前說,兩岸許多事務因爭議或敏感,選擇擱置爭議,但不能停住不動,兩岸民間可以成立共同智庫、共同論壇,“談這些深水區問題”。 

  劉兆玄說,兩岸在經濟及文化方面暢通,後續卻遇到瓶頸,癥結在大陸“一中下才可談”的框架,及台灣內部的兩極化。他認為,政府不能談的事情民間可談,兩岸也許可以拋開現況造成的框架。兩岸間有貪腐、污染、社會正義、貧富差距、民主制度運作、司法媒體改革等許多事情可共同處理推動,兩岸結合可做許多正面事情,這些議題現在卻“卡住了”。 

  劉兆玄說,馬英九在元旦致詞時說要擴大、深化兩岸交流,但若沒有深化只是擴大,就只是在原地打轉。兩岸可集合民間四地的學者專家成立共同智庫、共同論壇,“可以談這些深水區問題、具有爭議性敏感性的事情”。

  我們認為,劉兆玄能夠直言上述問題,確實是為台灣的前途作考慮,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考慮。

  眾所周知,現在直接拒絕兩岸之間進行政治接觸的人不是其他人,就是馬英九本人,作為政治密友,劉兆玄能夠直指馬英九最不願意聽的問題,說明劉兆玄的學者風骨依然錚錚。

  大陸方面完全體諒馬英九的難處,也不在官方層次施加壓力,只是要求兩岸民間開展政治對話,這對馬英九來說是最佳選擇。但是,馬英九的冷淡,使得兩岸民間政治對話也有落空的可能。這樣下去,最後對誰不利?可以用膝蓋想一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