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譯:中美非洲事務 經濟發展碰撞政治博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02 00:31:45  


 
  儘管雙方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競爭都予以否認,但媒體各界還是捕捉到了一絲競爭的味道。譬如,就在奧巴馬總統否認正在和中國進行冷戰的第二天,他就提出美國在非洲事務上勝於中國的一點。“那就是我們的價值觀,我們對民主的態度對於塞內加爾這樣的國家是十分合適的。”

  西非小國塞內加爾作為前法國殖民地,在其取得國家獨立的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中,從沒有發生過一次政變,創造了非洲最為穩定的政治環境。奧巴馬稱其為“非洲民主進程的標杆和美國在非洲最堅定的夥伴”。此行奧巴馬還走訪了塞內加爾最高法院,試圖表達獨立司法體系在當今非洲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奧巴馬還表示,“在以往與別人的討論中,多數人都很高興看到中國參與非洲事務。同時,他們也意識到,中國的根本目的就是攫取非洲豐富的自然資源以維持中國國內出口型經濟政策下的製造商們。”

  而這一觀點正是新華社批判西方評論家的文章中所駁斥的。

  新華社的評論文章提到,整個西方社會——尤其是美國——都把中國看做貪婪的工業巨頭,只會榨取非洲的自然資源去發展國內經濟。他們從未真正理解中國對非洲大量的投資和援助的真意所在。

  其實奧巴馬政府一直以來都將中國在非洲的事務形容為“榨取非洲自然資源”。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2012年訪問塞內加爾時,就在演說中表示,美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致力於建立不斷增加價值的可持續夥伴關係,而不是從中牟利”。

  儘管當時希拉里並未指明是哪個國家,但其背後對中國的影射卻是不言自明。兩天後,新華社發表英文評論文章,對希拉里此番言論進行了回擊,稱“美國企圖挑撥中非關係的陰謀必定失敗”。並表示,“不論希拉里是否知道事實真相還是選擇無視之,她對中國一直為了自身利益攫取非洲財富的暗示嚴重不符合事實。……正如全世界的評論人士所指出的那樣,希拉里此行就是要在某種程度上詆毀中國與非洲的合作,遏制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