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譯:中美不會爆發戰爭 原因不僅在於經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4 01:04:41  


 
  與此同時,在每個社會中,國際間的經貿交流都會帶來一些反對戰爭的既得利益者,就如同經貿問題往往也能成為國家之間產生摩擦的重要來源一般。事實也確實如此,二戰前,日本的原油供應主要依靠美國以及一些英國的殖民地國家,但這恰恰也是日本選擇與他們開戰的緣由。甚至在今天,中國被外界所稱的“不公平的貿易政策”也在美國一些大的政治選區中引起了憤怒。

  所以,維持和平不能只依賴經貿合作。中美之間發生戰爭是無法想像的,其原因主要有二:核武器與地緣因素。

  即便中美兩國一直處於激烈的競爭中,它們也不會向對方宣戰的,其中最為顯著的原因就是兩國都擁有強大的核武器。戰爭,是政治手段的一種延續,而使用核武器則會帶來極為惡劣的政治影響。換句話說,戰爭說到底只是一種政治的訴求,然而這種訴求是不可能通過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進行全面戰爭來得以實現的。

  這不僅僅是因為核武器具有毀滅性的力量。如托馬斯•謝林(Thomas Schelling,美國經濟學家,馬里蘭大學公共政策學院教授,研究領域是外交事務、國家安全、核策略和武器控制,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之一——譯者註)極為精闢的概括那樣——“實際上,核武器並沒有增加人類的破壞力”。事實上,有證據表明(文章作者在此引用了《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一書,Guns, Germs, and Steel: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Jared M.Diamond著——譯者註)原始的戰爭破壞很大。遊牧民族之間的戰爭一般以獲勝方將失敗方盡數屠戮而宣告終結,其原因在於在遊牧“社會”中特殊的經濟因素(歷史上,遊牧民族長期以來一直居無定所、沒有固定的農耕生產。所以,遊牧民族在戰後會先進行掠奪,然後將多餘的人全部屠殺,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生存成本——譯者註)。

  而核武器所造成的破壞則大不相同。首先,核武器的破壞效果極為強大。其次,這種破壞是實打實的,且在一瞬間就能夠造成。雖然有些極具野心或喪心病狂的領導人自欺欺人地相信他們能依靠各種要素在常規戰爭中取得優勢,例如過人的意志、更為優越的信仰、或者有利的天氣等。然而,這些所謂的有利條件在核戰爭中統統都不能算數。因為,有了核武器,一個國家不一定非要在戰場上與它的對手一較高下,也沒有必要一定要摧毀對方整個國家。因為對於具有大規模殺傷力的核武器來說,現階段並沒有很好的防禦措施。每個國家的領導人都心知肚明,如果爆發全面戰爭,一條簡短的指令絕對就能毀掉他們國家的大部份地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