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松井忠三:沒有任何國家市場能夠取代中國市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22 10:35:41  


  中評社香港7月22日電/“無印良品”(MUJI),顧名思義,就是沒有品牌標誌的好產品。它代表的不是時尚,不是流行,而是一種去繁從簡、素而不俗的生活理念、生活哲學,是禪宗美學的日常化與普及化。

  日本新華僑報網刊文稱,松井忠三,這個在“無印良品”走入低谷,前任社長引咎辭職時臨危受命的男人,一上任就採取霹靂手段,焚燒售價在100億日元的服裝庫存,改革企業文化,制定統一的工作規範等,帶領“無印良品”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在2013年6月10日的採訪中,松井忠三會長面對記者堅定地說,在日中兩國的領土爭端問題上,我贊成“擱置論”。部分日本企業採取的“中國+1”的投資路線是不對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取代中國市場。

  顧客需求催生“無印良品”

  《日本新華僑報》:“無印良品”不僅有日常用品和服飾等,現在每年還出售250棟房屋建築。會員數也達到了400萬人。“無印良品”這個品牌誕生的背後是不是有什麼故事呢?

  松井忠三:1973年,日本遭遇第一次石油危機;1974年,日本GDP首次呈現負增長;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出現。到了1980年,日本就徹底告別經濟高速成長期,開始步入經濟成熟期階段。

  在這一階段呢,像日本的大榮、伊藤洋華堂等大型連鎖百貨都出現了一些變化。雖然每年都會設定一個銷售預算,但幾乎都無法達成。而

  其他百貨也都面臨這樣的窘境。漸漸地,百貨行業意識到,日本的消費市場變了,顧客需求也變了。為此,各大百貨都開始重新設計銷售戰略,將開發“品質佳、價格低”的自有品牌(Privat Brand)作為銷售戰略中的重點,由此引發了日本戰後社會第一次自有品牌開發熱潮。

  1980年12月,在這樣的熱潮中,“無印良品”作為西友株式會社的自有品牌面世了。但是,從其它百貨公司的狀況來看,並不是很順利。往往都是只做到了“價格低”,而忽略了“品質佳”,與顧客的真正的購買需求背道而馳。因此,當時的西友在進行產品開發時,就設定了這樣一個目標——“有道理的便宜”。

  什麼叫“有道理的便宜”呢?比如說同是賣袋裝香菇。一般百貨或超市裡賣的,都是經過挑選的形狀完整,大小一致的香菇。但顧客買完香菇回家後,也還是要泡水、切細的。形狀、大小並不影響食用。因此我們推出的香菇,都是不經挑選的,甚至還有一些碰撞帶來的小裂口的。因為減少了操作流程,因此售價也便宜了許多,只相當於普通香菇的一半左右。一經推出,大受歡迎。

  再比如“無印良品”的家庭用紙巾。普通的紙巾和紙巾盒都是一次性的。但我們在1980年開始出售紙巾時,就將紙巾盒和裡面的紙巾分開來賣。紙巾盒製作的比較精致,裡面的紙巾用完了還可以不斷填充。簡化了包裝,降低了成本,也拉低了售價。

  在產品設計上,我們還參考了禪的美學,去繁從簡,純粹用商品質量本身來吸引顧客。不要商標,不要圖案,不染色,還物品以本來面目,以最接近天然的狀態出售。

  1983年,我們在青山學院大學前,開了第一家獨立的路邊店。在開業的一個月裡,就完成了一年的銷售預算。6年後,“無印良品”就從西友株式會社獨立出來,成立了良品計劃株式會社。

  這些,就是我們“無印良品”這個品牌誕生背後的小故事了。總而言之,是日本經濟高速成長期結束後的消費者的意識、需求的變化,為“無印良品”的誕生提供了契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