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22位大軍區正職履新:5人參加過對越作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0 16:34:04  


 
  1979年,時任連長李作成率部主攻廣西防城一線,多處受傷仍不下火線,血戰26晝夜後,全連殲敵294人,俘敵4人,繳獲大批作戰物資。1982年黨的十二大上,剛滿29歲的李作成入選十二大主席團成員。

  綜觀最新一輪高層將領調整,具有戰爭經驗者往往會獲得重用。南方周末記者初步統計,新任大軍區正職以上將領中,還有4位參加過對越戰爭:總裝備部部長張又俠、空軍政委田修思、濟南軍區司令員趙宗岐和蘭州軍區司令員劉粵軍,風華正茂之時就奔赴前線。

  16歲時,蘭州軍區司令員劉粵軍入伍來到“塔山英雄團”,這支部隊先後參加過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法卡山作戰和支援邊疆作戰。劉粵軍也在戰火中榮立二等功,還一度登上《解放軍畫報》的封面,成為偶像級人物。

  濟南軍區司令員趙宗岐也是16歲入伍,同樣是戰爭中的“傳奇人物”。趙宗岐時任團部的偵察股長,多次化裝成越南人,頭戴椰殼帽,潛入敵營,抓回“舌頭”(俘虜),以獲取可靠情報。

  當時,中越邊境戰爭慘烈程度直逼朝鮮戰爭,各大軍區輪番派兵參戰,中越邊境一時成了練兵場。香港浸會大學歐洲文獻中心主任楊達說,“(中越)戰爭給解放軍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軍隊要正規化,不能像過去打游擊戰那樣,過去的經驗一定要放棄。”

  中央軍委委員、總裝備部部長張又俠在對越戰爭中負過傷,有著更為深刻的戰爭思考。“今天,我軍已經多年沒經歷實戰,而世界上卻戰火不斷,在這方面我軍與外軍的差距一天天拉大,這個問題是現實存在的。”2009年,時任沈陽軍區司令員張又俠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強調。

  1979年,中越邊境戰爭爆發,26歲的張又俠擔任連長,隨部開赴前線,很快火線提拔為第119團團長。5年後,張又俠率團奔赴老山前線,成功阻擊越軍的大反攻,三天斃敵三千多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