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22位大軍區正職履新:5人參加過對越作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0 16:34:04  


 
  那場戰役中,張又俠的指揮才能得以施展。一陣猛烈的炮擊之後,步兵開始攻擊,僅40分鐘拿下主陣地。戰前,張又俠就制定了一份“步炮協同”進攻計劃,這也是“文革”後第一份完整的多兵種協同作戰方案。

  軍中流傳說,張又俠早年個性鮮明,頗像電視劇《亮劍》中的主角李雲龍,有位軍首長還半開玩笑地說,“誰給他當政治搭檔都成了擺設。”

  張又俠的父親是開國上將張宗遜,參加過秋收起義,擔任過總後勤部部長。現役大區正職將領中,也不乏與張又俠一樣出身“將門”者。馬曉天的父親是解放軍政治學院原教育長馬載堯,二炮政委張海陽則與原軍委副主席張震,被稱為解放軍歷史上第一對“父子上將”。

  除1979年的對越邊境戰爭,中國軍人再也沒有機會經歷大規模軍事衝突。和平時期,真刀實槍拼殺出來的戰功更顯得彌足珍貴。而政治忠誠度、訓練和管理能力、教育背景以及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成為無法回避的考量標準。

  緊盯軍事變革

  新晉的“50後”將領大多受過良好高等教育,其中,總裝備部政委王洪堯和軍科院政委孫思敬都具有研究生學歷,總政治部副主任吳昌德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這些高層將領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信息化”。

  這與十八大報告提出的要求不謀而合,“力爭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