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駱家輝談王立軍事件:那是最嚴峻的時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3 16:35:47  


 
  人物周刊:你說你是個急躁的人,那麼當上外交官後是否需要做很大的調適?

  駱家輝:我以前從未當過大使。許多為美國政府工作的人都有多國工作經歷,但我一直在美國國內。我剛來到這兒時,中國人要等上100天才能預約上面簽,使館裡的許多人說“這我們可沒辦法”、“這麼多年都是這樣,一直都這樣”,我說:“不,我們能做得更好。”一個半月以後,我們就把等候時間縮短到了5天。使館沒有增加人手就做到了這些,我們改變的是整個流程。

  人物周刊:前國務卿希拉里2011年曾經說過,我要求每一位美國大使和各地使館都把與公民社會接觸作為我們外交的基石,但對於一些國家的政府來說,這常常是令他們敏感與擔心的事情,你有什麼想對他們說的嗎?

  駱家輝:我的觀點是,即便是華盛頓州的州長,也不可能為人們做好所有的事情。在美國,我們都非常倚賴公民社會的籌款,去贍養老人,或者當自然災害發生的時候進行援助。四川地震之後,中國人進行了募捐,也幫助營救傷員,參與震後重建。這是公民社會非常自然的一部分。事實上,中國有很多公民組織參與社會活動,比如改進環境、教育和培養公眾的環保理念等。連姚明都(在公益廣告裡)說:請不要吃魚翅。中國也有為外地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提供教育的公益組織。當然,美國政府非常慷慨,為一些專注於保護中國文化遺產的公民組織提供資金援助。我們為彼此在公民社會建設中的互動和互助而感到非常驕傲,中國人民對此也有著很高的評價。

  人物周刊:我想知道,在制定對華政策時,奧巴馬政府多大程度上倚賴大使館提供的信息和分析?

  駱家輝:我想是非常倚重的,因為大使館的人員會接觸(中國的)意見領袖、知識分子、智囊團、中國領導人和商人。我們閱讀中國的報紙、雜誌。我們也關注大家在微博上說什麼。我們努力為華盛頓勾畫一幅當下中國的全景圖。

  人物周刊:維基解密說,美國大使館在中國有許多聯絡人,包括一些知名的公眾人物。可否向中國公眾解釋一下大使館的這項政策?一些人對此感到很憤怒,他們認為那些聯絡人是線人……

  駱家輝:不,我們與這些人員的會面都是公開的,很多信息也是在公共環境中采集的。我們參加中國的會議,我們獲取的那些人的言論都是公開出來的。我們參加大學的講座,我們傾聽大學教授說些什麼,還有中國人在電視上的言論。你們的領導人在電視節目裡發言,我們就把這些記錄下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