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CNML格式】 【 】 【打 印】 
薄熙來案庭審訊息多 外媒齊讚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4 08:53:41  


  中評社香港8月24日電/薄熙來案開審引起中外媒體關注。不少外國媒體對於今次庭審實時訊息數量之多感到意外並反應正面,認為標示著一個新的開始。美聯社表示,中國當局公開審訊記錄,反映它有信心承受薄熙來案對政府聲譽造成的損害。 

  美國《華爾街日報》22日報道,對於薄熙來案庭審實時訊息數量之多感到意外,稱中國過去15年審判高官一直秘密進行,罪案細節要到宣判後才公之於世,而法院今次在微博公開起訴書部分內容和薄熙來的罪名,認為標示著一個新的開始。該報認為,現任中國領導人是希望在公眾面前樹立公正的形象。 

  展示打擊貪污風氣決心 

  美聯社的報道表示,中國共產黨希望透過透明審訊過程,展示打擊貪污風氣的決心。當局公開審訊記錄,反映它有信心承受揭示黨內精英家庭違規,對政府聲譽造成的損害。 

  香港文匯報援引報道,英國《衛報》撰文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任不久後便推行了反腐運動,立誓“蒼蠅與老虎”都不放過—這意味高層官員與低層幹部都是反腐的對象。 

  《衛報》還稱,對於薄熙來的量刑可能不會在幾周之內公佈結果,分析人士預測薄熙來可能會面臨長期的監禁。 

  對法制建設作用積極 

  此外,香港報章昨日大部分在頭版報道薄熙來案開審的消息。 

  香港《明報》的社評指出,薄熙來案的審訊模式若成為內地日後處理司法程序的慣常做法,對司法制度建設、打造司法公信力,會發揮積極作用。 

  社評同時表示,薄熙來案充滿政治意涵,現在卻以一般刑案處理,當局的考慮或許把事態與政治切割,以免引起爭議,但是當局隱沒案件的政治意涵之後,客觀上對薄熙來有利。比如,從首日審訊所見,薄熙來在庭上翻供,就凸顯這一點;他在審訊時翻供,歷來同類案件較少見,使得審訊和判決或許會出現變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