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石油反腐風暴 地方石油大佬被控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09 10:46:58  


 
  貪腐的土壤:壟斷供應渠道

  2013年1月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超過2.5億噸,同比增長3.3%;而當期國內原油產量不到2.05億噸,同比增長不足1.6%,為了滿足國內需求,當年進口原油達到了2.71億噸,對外依存度超過50%以上。

  “面對這些數字,有保供責任的中石油壓力很大。”此前有中石油領導表示。而之所以中石油保供責任巨大,是因為1998年國務院賦予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壟斷的權力:

  陸上油氣開採權全部由中石油、中石化把控(當時原地礦部所屬的新星石油公司編入中石化序列),中海油則獨占中國海洋石油開採;除此之外,當時有關部門還規定,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國中化及珠海振戎四家央企有權力執行無限量的“原油進出口國營貿易”。

  於是,在國內石油領域,中石油和中石化占據了幾乎所有的原油供應渠道,絕對權力與巨大責任共生。

  然而,現實卻很殘酷,當中石油等壟斷原油油源時,國際油價也開始飛漲--1998年美國Nymex標杆油價最低僅為9美元/桶左右,2008年7月它已飈升至147美元/桶,目前其價格仍在100美元/桶以上。

  於是,保證國內油田穩產是中石油等央企高管們必須關心的大事。

  上述中石油領導透露,自1960年代發現了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等一批特大型油田後,國內石油勘探開發即陷入低谷,1990年後更是沒有大項目的發現。“而此時,大慶、勝利等卻都進入了開採的成熟期,再提高產量已是不可能,能保持長期穩產都十分困難。”

  2007年,中石油宣布,在渤海灣發現了規模儲量達10億噸的南堡油田--這是1990年代以來中國新發現儲量最大的油田。有新聞報道稱,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聽到這個消息稱,“我興奮得睡不著覺”。

  然而當時一位退居二線的石油央企高管就表示質疑:“渤海灣地質構造複雜,很多地塊就像砸碎的碗上又被踏上了一只腳。這種構造下,發現整裝大油田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果然,幾年過去後,南堡油田成為業內醜聞。因而長慶油田被寄予了厚望,汪東進也表示,相比每桶100美元的進口高油價,國內高成本采油還是有利潤的--意味著即便在暴利稅等高稅負下,中石油的采油成本仍可低於100美元/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