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石油反腐風暴 地方石油大佬被控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09 10:46:58  


 
  民企的空間:開門,留門檻

  自2004年出現“油荒”以來,國內“打破石油壟斷”的呼聲一直不斷,“但嚷嚷的多,真正有實力、有能力介入石油業,特別是上游開採領域的在中國還太少”,上述國家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坦言。

  他認為,油氣采掘業屬於“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的三高行業,且地下資源儲藏結構一旦被破壞,將造成巨大的損失和浪費,因此政府應從設立石油行業准入門檻,這種門檻既可以是資金、技術、油罐儲量等硬件指標,也可以是擁有多少專業技術人員、過往實際業績等軟性要求,但絕不應該具體干涉“哪家企業可以進入、哪種企業絕不能參與”。

  廣匯集團董事局主席孫廣信將這種觀點更是直接表述為“政府要把門打開,可以設置台階”。

  他表示,中國有能力投資10億元進入石油領域的民營企業還是很多的,它們也經得起風險,“在廣匯內部,10億元以下的投資項目根本上不了集團董事會”。至於對民企技術實力的擔憂,“中石油、中石化有那麼多乙方單位不得不去伊拉克找活幹,只要市場放開,完全可以聘用這些專業隊伍進行施工,廣匯只需要派出管理人員就可以了”。他說。

  此外,有石化系統專家認為,中國“缺油少氣”、油氣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的局面已經形成,因此政府應盡早打破中石油等對原油、天然氣進出口的壟斷。

  該專家指出,哪怕長慶油田每年原油產量提高1000萬噸,也不會完全緩解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提高的現實;而每年中國多進口1000萬噸原油,甚至2000萬-3000萬噸,“只要提前與相關產油國和石油公司達成協議,並逐步增加進口量”,對國際油價的影響不會很大,甚至不會影響現有國際石油市場供需格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