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人獲諾貝爾經濟學獎至少要等十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6 09:35:39  


  中評社香港10月16日電/雖說曾有19位日本人在醫學、物理、化學、文學等領域獲得過諾貝爾獲,但在經濟領域,卻未曾有日本人問鼎該獎項。對此,日本學者認為,日本人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可能至少還要再等10年。

  據大公網援引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被授予了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尤金.法馬、拉斯.彼得.漢森以及美國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席勒3人。自1969年第1次頒獎以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人數已累計達到74人,雖然有19位日本人曾在醫學、物理、化學、文學等領域獲得過諾貝爾的各種獎,但唯有經濟學獎未能獲得。這到底是為什麼?而日本京都大學教授依田高典則表示:“日本人要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可能還需要10年”。

  而回顧一下過去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的特點,可以發現其中緣由。在經濟學獎處於草創期的1970年代之前,獲獎人數總計為17人。觀察這些面孔可以發現,都是保羅.薩繆爾森(Paul A. Samuelson)、約翰.希克斯(John R. Hicks)、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等在自由主義陣營的“經濟學巨匠”。從獲獎者的國籍來看,美國約占30%,其餘為歐洲、英國和當時的蘇聯。在蘇聯的2人中,華西里.列昂惕夫曾在美國工作過,而在日本的大學,當時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紅極一時的時代,因此日本人無法獲獎也在情理之中。

  到80年代,仍然是享有世界聲譽的經濟學家不斷獲獎。勞倫斯.克萊因、詹姆斯.托賓、詹姆斯.麥基爾.布坎南以及羅伯特.索洛成為了獲獎者。托賓和索洛等關注市場不穩定性的“凱恩斯主義(Keynesian) ”經濟學家大量獲獎是這一時期的特征。另一方面,羅拉爾.德布魯等認為“市場將趨向均衡狀態”、堅持“一般均衡理論”的數理經濟學家也得到高度評價。在這一時代,依然沒有輪到日本人獲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