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蔣介石遷台後有哪些“反攻大陸”的企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2 10:59:09  


  中評社香港10月22日電/2009年5月,台灣桃園縣政府以觀光為名開放當年的“軍事管制區”—慈湖,並在此解密了當年的“最高機密”—“國光計劃”,曾經的殘酷爭鬥又真切地映入眼簾。“國光計劃”是國民黨蔣介石政權秘密制定的“反攻大陸”計劃。本文以台灣最新解密的史料為基礎,以組織最為嚴密的“國光計劃”為核心,展現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兩岸的政治軍事較量。

  伺機反撲:種種計劃層出不窮

  新中國成立以後,自1953年起,大陸實行了第一個五年經濟建設計劃,到1957年順利完成。大陸工農業生產都有大幅度提高,當時社會安定、民風良好。就是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1958年2月《人民日報》發表了《鼓足幹勁,力爭上游》的社論,明確地提出國民經濟要全面大躍進。1959年至1961年,大陸又發生嚴重的“三年自然災害”。由於中國歷經數十年的戰爭洗禮,經濟發展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加之解放後的自然災害和政策失誤,大陸政經形勢陷入前所未有的困難當中。

  據國民黨陸軍段玉衡少將稱,在1950年至1954年間,台當局致力於防衛台澎金馬,鞏固“復興”基地,創造有利“反攻”形勢。在這期間,台當局並未制訂詳細的“反攻大陸”計劃。而在大陸出現天災之後,台灣的蔣介石政權嗅到了可乘之機,積極在台秣馬厲兵,伺機反撲大陸,各種計劃紛紛出爐。在“國光計劃”正式啟動前的五六年間,台當局共制定了凱旋、中興、聯戰等作戰計劃。在1955年至1956年間,蔣介石指定陸軍“副總司令”胡璉邀集“國防大學”及實踐學社教官若干人組成小組,研擬對閩粵“自力反擊作戰構想”,蔣介石也曾聽取簡報一二次,此為蔣介石反攻作戰的開始策劃階段。

  1957年5月至1958年4月間,蔣介石又令“國防部”遴選優秀軍官30餘人,以任務編組的方式編成“中興計劃室”,全部人員由“國防部”各廳局幹部兼任,並由“參謀本部”常務次長曹永湘兼任主任。下設作戰、後勤等處及若干作業組。後蔣介石又指示陳誠成立督導小組,專門聽取該計劃室簡報。據時任該計劃室處長的邢祖援回憶,該計劃制訂了詳細的作戰策略,包括一般戰備、特種戰備、登陸後作戰及反攻時機假設等內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