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社科院專家:延遲退休對中國並無實際意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1-24 09:47:49


 
  延遲退休對中國並無實際意義

  一般來說,延遲退休,辦公室人員比較好接受,但是一線的藍領工人就比較難接受。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階層結構不同。國外中產階級占到60 %以上,藍領工人一般只占20%,甚至更少。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不怕得罪藍領工人,所以可以強行通過。但中國的藍領工人占到60%甚至70%,中產階級還很少。而且外企職員,據我所知都不願意延遲退休,因為工作勞動強度和壓力非常大。如前所述,去年至今,媒體各種調查結論都是70%以上的人反對,正好與階層結構接近。

  此外,職業環境與工作條件不同。歐洲發達國家一般實行6小時工作制,職業歧視較少,有強大的工會支持。外資公司如果要減員,一般辭退新員工,保留老員工。但在中國,一天10-12個小時的工作時間,甚至更長,還有大量年齡性別歧視,藍領工人女性40歲以上、男性50歲以上就很難找工作,如果延期退休,找工作就更困難,不但拿不到養老金,還要繼續交養老保險。

  按照人社部的數據,中國每年大概新增勞動力兩千萬,而每年新增工作崗位一千萬到一千二百萬,其中30%是自然更替,有人退休、有人補進來。經濟學教科書講失業有四種狀態;周期性失業、季節性失業、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但中國還有總量性失業,即勞動力太多,怎麼安排也有失業。

  我們一直說中國老齡化最高峰時有4億老人,只有8億勞動力,兩個人養一個人。但這只是從保險的框架裡來看問題,也就是8億勞動力繳費來養4億不繳費的。養老問題實際上是社會分配問題,本質上取決於兩個條件。首先,退休時社會經濟能夠創造多少財富,其次,這些財富怎麼分配。老齡化高峰,政策對老年人有更多優惠的話,就可以多一些財富進行分配,問題可以解決。除了單位和個人繳費,社會保險法也規定政府要承擔責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