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嫦娥今晚驚心落月 四大利器護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4 09:32:07


 
  解讀

  落月“軟著陸”與“硬著陸”區別

  今晚,嫦娥三號如果按計劃成功在月面實現軟著陸,將是繼1976年之後,首次有人造航天器在月球表面實現軟著陸。

  軟著陸是相對“硬著陸”而言的。所謂“硬著陸”,是指航天器在降落時不減速,直接衝撞月球表面,會對航天器造成毀滅性的衝擊。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焦維新教授告訴記者,“硬著陸”是人類了解月球的初級階段,也分為“不受控撞月”和“受控撞月”兩種類型。無論哪種,都只能在撞月之前實現近距離觀測月球的目的。如果要更進一步探測月球,航天器不能總一頭撞向月球,需要航天器能夠完好地抵達月面。軟著陸,就是在月球表面沒有空氣、無法使用降落傘的前提下,通過減速裝置,使人造航天器減速安全地抵達月面,並平穩著陸。

  人造航天器的首次成功硬著陸和軟著陸都是由前蘇聯實現的。1959年9月12日,前蘇聯的月球2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在月球表面硬著陸,成為到達月球的第一位使者,但它的無線電通信裝置在撞擊月球後就停止了工作。1966年2月3日,前蘇聯發射的月球9號在月面安全落月,開創了人類探測器零距離考察月球的新階段。

  在嫦娥三號之前,只有美國、前蘇聯成功實施了13次無人月球軟著陸。這13次成功也伴隨著多次失敗。據統計,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蘇太空競賽中,成功發射的具有軟著陸任務的30個航天器中,最後成功著陸的只有20個。1976年,前蘇聯的月球24號從月球成功返回後,已經有37年沒有任何人造航天器踏足月球。

  2007年,我國發射的嫦娥一號成功進行了月球“硬著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