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人民日報:深化認識 回應關切 推動工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28 10:42:18


  中評社香港12月28日電/12月27日上午9時,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審議國務院關於農村扶貧開發工作情況的報告並進行專題詢問。國務院扶貧辦、發展改革委等八個部門的相關負責同志到會聽取意見、回答詢問。

  “如何打破扶貧、脫貧、返貧、再扶貧的惡性循環,走出‘年年扶貧年年貧’的怪圈?”辜勝阻委員的問題十分尖銳。他表示,一些地方政府要政績的時候戴“富帽”,要利益的時候戴“窮帽”,把“貧困帽”當作寶貝。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說,扶貧政策缺乏退出正激勵機制,不退有好處,退出沒好處,所以一旦當上貧困縣,群眾不願意退,幹部也不願意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辦、國辦印發意見,提出要改進貧困縣的考核機制,由主要考核GDP向主要考核扶貧工作成效轉變,引導貧困地區把工作重點放在扶貧開發上。同時,建立精准扶貧工作機制,探索建立扶貧重點縣退出機制。

  陳光國委員提問,農村扶貧開發綱要明確規定縮小貧困地區與其他地區發展差距的目標任務,有關部門準備採取哪些措施扭轉差距擴大的趨勢?

  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曉濱表示,我國扶貧力度逐年加大,有關部門制定連片地區開發規劃、少數民族地區扶貧計劃等,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下一步將在政府的引導下,整合市場以及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扶貧。

  馬志武委員表示,扶貧工作往往需要地方政府配套資金,但像江西贛南原中央蘇區這樣的特殊貧困地區存在很大困難,“有些項目儘管批了計劃,但是無法開工。這樣財政薄弱的狀況,怎麼實施精准扶貧?”

  劉曉濱回答說,“對於少數民族地區和特殊落後地區,我們已經要求縣以下不再配套資金,這個政策已經開始執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