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2年開始,印度就有一個“東向”政策,現在,印度的策略越來越明確,它也是在搞兩洋戰略,中國是在往西進,它是往東走。其實,我覺得“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就是一個落點,這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從地區合作上看,多邊合作對中印關係有所推動,這個將來有發展的可能。從全球經濟的發展來說,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的競爭,也對中印關係有所推動,這也是一種趨勢。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了亞投行的問題,其實無論是中國和印度的合作,還是中國和東南亞的合作,基礎設施都是最主要的。印度的基礎設施極差,大家都很清楚,這個合作提升的空間太大了。它為什麼叫亞洲?它命名為亞洲,不僅限於東亞,它是整個往外走的。我個人理解,它跟日本的亞行(亞洲開發銀行)有一種隱隱的抗衡。中國要掌握未來經濟的主導權,我認為目前不是去跟美國競爭。首先要和日本競爭,先把日本制約給克服掉。亞投行可以給中印合作未來提供很好的機會和架構。我相信印度會有興趣,因為它過去也提了一個非常大的發展基礎設施的計劃。但是我覺得印度的財政可能支持不起,它拿不出那麼多錢來,這是需要地區合作的,而且亞投行又能促進地區的金融合作。印度的開放性太低,保護性太強。可以說,在亞洲國家當中,印度開放程度最低,印度短期內在全球貿易壓力之下會有保護傾向,封閉性的傳統還是很強。長期來看,印度不加強開放是不可能的。中國和周邊國家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政經能否分離,都存在一個政冷經熱問題,無論是中印關係還是中國和東盟的關係也好,他們都想搭中國發展的便車。但是另一方面,在政治和安全問題上,對中國充滿了不信任。這是整體周邊的情況,是未來需要探討的。
中印關係作為新型大國,可以作為一種範本和榜樣。中印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新型大國關係不僅是中美關係,兩個發展中國家的大國關係才是真正的新型大國關係,中印是可以樹立榜樣的。
中國和印度在全球戰略上有很大的共同意向,有更大的合作空間。其實樹立這樣一個新型大國關係的範本,它的意義不僅僅是中印雙邊關係,它是溢出亞洲,會有一種長久的效應。短期的預期來看,我有兩點看法:一是政府換了之後,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是我覺得在幾年之內,中印關係會有正常化和理性化的方向。正因為都有核武器,都是大國,軍事力量強大,發生嚴重衝突的可能性在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