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房價10年:走不出“越調越漲”怪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07 09:47:04


  
  “越調越漲”的怪圈
 
  與狂奔的房價相比,“看得見的手”政府的調控手段也層出不窮。《中國經濟周刊》報道顯示,早在2004年時,中央即著手調控房地產市場。
 
  2005年3月5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2005年“將重點抑制生產資料價格和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
 
  央行最先祭出貨幣政策這把利器:從2005年3月17日起,將現行的住房貸款優惠利率回歸到同期貸款利率水平,實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為相應期限檔次貸款基準利率的0.9倍。同時,對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城市或地區,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現行的20%提高到30%。公積金貸款利率提高0.18個百分點。
 
  儘管央行的調控舉動在預料之中,但不少市場人士質疑不斷:其一,此次房地產調控並不是從緊縮開發商銀根和土地供給上調控,而是從需求上調控;其二,房地產商對此反應溫和,老百姓卻態度激烈。
 
  2005年3月20日,時任央行副行長吳曉靈在公開場合澄清:央行的房貸新政正是為了遏制房價上漲過快的勢頭,保護百姓購房。
 
  但是,大學畢業後在上海工作的張婷婷(化名)2005年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她對政府的調控政策有些失望。
 
  在央行出手之前,上海的房地產緊縮政策已經先行。上海市政府規定,自2005年3月7日起,個人購買上海行政區域內普通住房居住不滿一年出售的,銷售時按銷售價減去購入原價後的差額依5%的稅率征營業稅,同時,按應繳納的營業稅稅額計算徵收7%的城建稅、3%的教育費附加和1%的河道整治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