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生意人”邵逸夫的生存之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0 09:39:54


 

  在邵氏之前,香港市場是文藝片的天下。邵氏兄弟成立後,《獨臂刀》和《大醉俠》等一批影片迅速開拓了新市場,擊敗了當年《孤島天堂》、《清宮秘史》等香港早期文藝經典。香港影壇主流逐漸轉變為商業片,為日後的香港電影格局奠定雛形並樹立早期標準。

  邵氏兄弟借鑒了美國西部片、日本武士片和民國時代武俠電影,開啟了獨具特色的邵氏武俠片。《獨臂刀》上映時,正值全港大罷工,僅這一部電影邵氏就狂收票房過百萬。

  邵逸夫對影片的質量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過於低劣的影片就直接燒掉。“邵氏出品,必屬佳片”是當時的宣傳語。

  此時,邵氏兄弟已稱霸整個東南亞的電影市場。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洲,邵氏就是香港電影王國的代名詞。

  香港電影人吳思遠將當時的邵氏比作香港電影界的“少林寺”。“太多電影人都是在那裡學到了基本的拳腳功夫。”隨著邵氏走向鼎盛,邵逸夫還聘請了不少韓國日本的導演。“能駕馭這麼多導演,必有他的獨到之處。”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總監卓伯棠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在1987年邵氏停止生產前,邵氏一共生產了一千多部電影,聘請的張徹、李翰祥、井上梅次、林黛等都是當時的巨星。

  但邵逸夫更喜歡自己“造星”。1965年,邵逸夫轉戰電視熒屏,創辦TVB並籌備藝員培訓班。1971年,梁朝偉、周潤發、周星馳等明日之星成為了首批學員。

  邵逸夫創辦的TVB在1980年代的香港是一個獨特而又獨立的存在:私人出資,不涉及集團利益,保持政治中立,新聞勁爆,綜藝多樣,劇集貼近港人生活。

  1983年,TVB版《射雕英雄傳》被第一次引入內地電視台,一時間翁美玲、黃日華成為了最炙手可熱的明星,凡是有電視的人家每晚必人頭攢動。正是這套劇集,金庸的名字第一次為內地讀者熟悉,TVB自制劇也開始風靡內地。

  守舊的實用主義

  邵逸夫的電影事業始於上海時期的“天一公司”,強調忠孝仁義,拒絕歐美化,拍攝了諸如《立地成佛》《女俠李飛飛》《忠孝節義》等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作品。縱使後來移師香港,選材仍多來自內地。

  在當時的邵氏片場,從攝影到導演,有輩分的基本都是上海人,而邵逸夫本人講的不是上海話就是英文。

  邵氏兄弟電影的第一桶金,來自黃梅調電影《天仙配》,1960年代邵氏電影開始轉向武俠。1966年張徹的《獨臂刀》上映,成為邵氏武俠的開山之作,更是中國影史上的經典。

  與當時的長城、鳳凰等來自內地的公司一樣,家國之情通過邵氏的鏡頭被放大,在為當時的香港電影賦予更豐富內容的同時,也為日後與“嘉禾”的爭奪戰埋下伏筆,後者是香港本土電影流派的代表。

  嘉禾的創始人鄒文懷也是來自邵氏,還是邵逸夫的親信。1970年,由於意見不合,鄒出走創立嘉禾公司。

  此時的香港隨著經濟騰飛,本土意識不斷躍升:社會的逐漸開放,電視工業飛速發展,本土粵語節目的增多,人們渴望把握本土話語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