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高層官員罕見批評調水工程 披露成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06 11:05:47


 
  新加坡的水資源利用率也很高,該國污水再生利用率可以超過90%,其中30%的再生水經過水庫進一步的自然淨化後可作為飲用水水源;雨水的收集利用率達到90%;海水淡化可滿足至少10%的用水需求。

  馬軍稱,除少量的生活飲用水外,其他如綠化、環衛等用水都可以通過污水的再生利用來解決。更多城市已從“以需定供”的“供水管理”,轉向以提高用水效率為任務的“需水管理”。如果科學規劃,通過多次循環利用完全可以替代長距離調水;如再加上海水淡化、雨水收集等非傳統水資源利用,我國絕大多數城市有能力解決自身水資源短缺問題。

  馬軍認為,從技術措施上,要加強開源節流,大力開展城市節水,加強建築節水和雨水、海水等非傳統水資源的利用。從市場機制上,要進一步完善水價機制,從計劃的定額管理,轉向超定額加價、階梯水價調節,充分調動企業和市民節水積極性。 

  前車之鑒

  不當調水致鹹海幹涸
  國外有不當調水引發的生態教訓,前蘇聯時期的鹹海即是其中一個著名的例子。

  鹹海曾經是全球第四大內陸湖,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前蘇聯將匯入鹹海的兩條河水截留用於棉花、水稻等農耕項目以及中亞的工業發展。1960年到2000年,從阿姆河和錫爾河抽出用於灌溉的水量增加一倍,棉花產量也增加了一倍。鹹海的補充水量長期少於蒸發量,加上1970年代以來氣候持續乾旱,導致鹹海的面積在20世紀後期快速萎縮。

  根據測繪,相比多年前基本穩定的常態水量,鹹海水量如今已“縮水”90%。事實上,前蘇聯及後來相關的獨聯體國家,看到負面影響後,曾計劃修建引水渠把相對鄰近的西伯利亞水系的水引進鹹海。結果這個工程太過浩大,資金難籌集而不了了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