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各朝皇帝的面子工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18 16:04:27


  大清朝的畫師們用長2.9米、寬2米的巨幅畫卷描繪下了這樣的情形:1761年2月5日,即大清乾隆二十六年正月初一,文武百官各依品秩朝列於太和殿前。

  站在大臣朝列之末的是各國貢使,最前排的是最守禮數的朝鮮國使臣,還有因為帝國“武義璜璜,陸懾水栗”,所以才不待帝國兵旗所指,“慕義歸化,非以力征”的琉球、暹羅、安南、蘇祿、南掌等國。

  當然還少不了頭戴大沿帽,身穿緊腿褲襪,高鼻深目——來自英吉利、法蘭西、鄂羅斯、荷蘭、大西洋國和大西洋屬國波羅尼亞、咖喇吧、庫車、翁加里亞國的貢使。這夥被稱為“夷人”的角色,成為天朝大年初一朝貢盛典不可或缺的人物。

  儘管列位臣工和各國貢使都已各就位,但真正的主角——“天朝大皇帝”乾隆仍未現身。他此時正端坐後宮檐下,快意恬然地享受兒孫繞膝之福。

  這是清帝國最強盛的一刻,實在值得宮廷畫師將這空前盛況以丹青妙筆描繪下來,於是,那幅《萬國來朝圖》便誕生了。

  粉飾太平的畫作和戲劇,還有各式各樣來自各國的貢品、謝恩表,天朝的詔書敕諭以及各種禮儀,構成了天朝“萬國來朝”龐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看起來像是一場帶有自誇性質的華麗大戲,意味著天朝的成功不是自吹自擂,更得到了天下萬國的認同。這場大戲不僅僅是演給外來蠻夷看的,更是演給帝國全體臣民看的——它如此明白地告訴百姓,能生活在這樣一個為萬國景仰擁戴的國度,是多麼的幸福。

  而前來進貢的蠻夷貢使,更傳達給天朝臣民明確的信息:除了天朝之外,其他國家沒什麼值得羨慕的。

  為了“萬國來朝”這個顯而易見的神話,帝國甘願付出任何巨大的代價,用難以計數的時間、精力、財富和生命來充實這個“神話”,使它變得“真實”。這是一個龐大的面子工程,而打造它的過程,則貫穿整個中國歷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