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復旦法學院長:沒有周永康案 也要深化法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09 08:16:48


  中評社北京10月9日電/身為復旦大學法學院院長和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孫笑俠以對法理學、法哲學和公法學的細致研究而聞名於業內。

  在今年10月即將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依法治國”將成為四中全會的議題,從法理學的角度,應當如何看待即將討論的“依法治國”議題?過去中國法治建設又有哪些變化?未來中國法治之路又應該如何走?8月底,《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郵件專訪了孫笑俠。

  法治已成各方的真需求

  第一財經日報:今年10月即將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研究推進依法治國等重大問題,你怎麼看這次會議以及依法治國的議題?

  孫笑俠:四中全會將以法治為專題早有耳聞,乍一聽這一打破中央全會慣例確實挺新鮮的,但是細想起來,覺得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從十四大以來,歷次“四中全會”要麼以落實三中全會精神為主題,要麼聚焦“黨建”主題。依我看,十八屆四中全會主題聚焦“依法治國”,既是落實三中全會精神,又是關於黨如何依法執政的黨建問題。

  7月29日中央政治局宣布四中全會主題是“依法治國”,實質上卻有豐富的內涵,這也恰恰構成了這則新聞的另外三個看點:

  第一,這次中央領導重複一個十幾年前的老話題,表明他們和老百姓一樣對前個階段法治狀況不滿意;

  第二,近年來中國法治有虛實真假之分,虛假的法治來自形式或虛幻的需求,真實的法治則來自真實的需求。這次和前幾屆領導人所面對的法治形勢有明顯的不同:轉型危機更嚴峻、腐敗教訓更深刻、市場需求更急迫、民意共識更強烈,因此可以推測本輪推進法治的決心之大小、舉措之真假;

  第三,更令人期待的是,這次全會在法治上到底有哪些內容和舉措是體現反思和深化?

  7月29日中央政治局宣布審查周永康的同時,宣布四中全會的依法治國主題,兩件事聯繫在一起,有人分析是要在總結周永康主管政法時的教訓的基礎上抓法治建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