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求是》刊劉奇葆文: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5 09:40:07


 
  走上中國道路

  我們在“國際競賽”中脫穎而出、跑在前列

  我們說中國道路走得對、行得通,不是哪個人的主觀判斷,而是實踐作出的有力回答,是歷史和國際對比得出的深刻結論。回首鴉片戰爭之後的積貧積弱、新中國成立時的一窮二白,再看當今中國的嶄新面貌和勃勃生機,歷史以超出人們想象的大跨越和大進步,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走出的中國道路作出了最生動的詮釋。

  實踐是最好的裁判,比較最有說服力。二戰結束以後尤其是最近30多年,世界各國無形中展開了一場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的競賽。在這場競賽中,許多國家起點比中國高、資源比中國豐富、外部環境比中國好,但經過這些年的角逐,比賽結果已初見分曉。有的國家改旗易幟,結果步入歧途、陷入困境;有的國家照搬他國制度,結果水土不服、“南橘北枳”。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們沒有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沒有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路。在這條道路上,我們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進步潮流、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以經濟發展為例,1979年到201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8%,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年均2.8%的增速;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2位,占世界經濟總量的份額由不到2%提高到近12%,從昔日的物質匱乏、產品短缺變成如今的“世界工廠”,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當然,這條道路並不平坦,一路走來,我們也經歷了很多曲折和坎坷,戰勝了一系列風險和挑戰。遠的不說,就說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這場大考,中國交出了出色答卷,在全球率先實現經濟企穩向好,成為推動世界經濟走出低谷的重要引擎,近幾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0%,現在更是高達30%。對於中國的巨變,國外一些政要和學者稱之為“當今時代最為重大的事件”,認為中國的成就“無可比擬”,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更是感慨“難以想象”、“超越想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道路,與時俱進拓展中國道路,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在追夢圓夢的道路上,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全面深化改革,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堅決破除各方面的體制機制弊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適應經濟增長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立足國情改善和保障民生,織牢民生安全網;堅持從嚴管黨治黨,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作風建設,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著力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黨和國家開創了新局面、營造了新風氣、取得了新成就,在中國道路的征程上鐫刻下新的歷史標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