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台灣“總統府”暗藏日本統治象徵密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13 00:36:22


“總統府”原是日據時代的台灣總督府,就是座西面東,面向日本。(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7月13日電(記者 方諾妮)台灣擁有很多日據時代留下的建築,文史作家陸傳傑在其中發現了許多“密碼”。曾作為日據時代台灣總督府的“總統府”為何是面向東方?幾乎每個主要城市的日本神社都位在城市的北方或東北方的小丘上。陸傳傑接受中評社訪問,說出了日本人秘密,這些具主權象徵的建築都是朝向日本的方位,做為統治的象徵。

  1959年出生於澎湖馬公的陸傳傑,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畢業,曾擔任記者、《大地地理雜誌》總編輯,熱中收藏老地圖,從中進行文史研究,著有《裨海紀遊新注》、《南管賞析入門》、1992年榮獲金鼎獎雜誌編輯、《圖說台灣地名故事》、《被誤解的台灣老地名》、《航向台灣---台灣舟船志》及《隱藏地圖中的日治台灣真相—太陽帝國的最後一塊拼圖》等書。 

  最新出版的《隱藏地圖中的日治台灣真相—太陽帝國的最後一塊拼圖》,點出了許多日本殖民台灣期間的蠻橫作風,他也直言,在他看過那麼多的資料後深深有感,部份台灣人過度、全盤美化日據時代,將日本人在台作為視為現代化,與事實存有很大的差距。 

  陸傳傑接受中評社訪問談到日本統治台灣,以意識形態主導建築及都市計劃指出,當時的台灣總督府就是現在的“總統府”,可算是台灣最大,甚至是亞洲最大的單一建築體,連日本本土都沒有這麼高大華麗的建築。但這高大建築的背後,卻藏著殖民統治者的意識形態。台灣總督府座西面東,台中及台南的州廳也是如此,都是朝向日本。

  陸傳傑進一步表示,1898年至1906年擔任總督府民政長官的後藤新平刻意將台灣總督府擴建成巨大、華麗的建築,意圖在意識型態上展現統治者的威嚴,鎮壓台灣人。日本在生活穿著層面,從文官到小學老師都有制服,還有配刀或木劍,這也是意識型態主導下的行為。
 
  談到台灣的都市發展,陸傳傑說傳統的漢人城市與住家一樣,受風水觀念影響,城市的主要座向是“座北朝南”。當時台灣主要的城市都在西部平原地區,主要是方便與內地聯繫。西部平原上的濱海城市,西城區因為鄰近海港或河港,才是城市的商業區和重心所在。但是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城市,經過“現代化”的改造後,都向東發展,原因是日本位於台灣的東北部,城市規劃的方向要朝向日本本土,顯然是假現代化之名,實際上是以意識形態為指導,改變了城市原本的發展方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