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張華峰:“深港通”有望提前通
http://www.CRNTT.com   2015-04-27 10:12:22


  中評社香港4月27日電/“滬港通”去年11月啟動至今,滬港兩市交易頻密,“港股通”限額更在4月8日、9日連續兩天用完。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張華峰早前率領50餘人的香港金融界代表團訪問深圳,探討兩地證券業務的合作,及備受關注的“深港通”開通事宜。

  張華峰在接受《香港傳真》專訪時介紹,深圳之行讓他感覺到,與“滬港通”相比,“深港通”的限制將更少。“‘深港通’包括一些二線、三線優質的股份,也包括創業板,這是‘滬港通’暫時沒有的。至於整個大市流通量的規定,我估計也會提高至兩三倍的額度。”

  張華峰在深圳訪問期間向相關部門領導提出,“深港通”或許可以提前開通。“深圳的領導也在積極準備,也都希望有機會提前。他們對於‘提前’這個講法是樂觀的。”
隨“滬港通”、“深港通”的陸續開通,越來越多的內地投資者開始投資港股,對港股相關資訊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然而在現行的制度下,深圳儘管已經提出很多金融改革措施,但始終沒有一個香港券商成功在內地開業。

  張華峰認為,由於不涉及外匯管制,香港券商在內地經營的可能性一直在加大。且除了證券市場,香港亦有國際性債券、期貨、指數等諸多金融產品,隨內地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及廣東自貿區的設立,香港與深圳的金融合作除了“深港通”,還有很大空間。“如果放寬所有不必要的限制,一步步做下去,那麼就越做越寬。前海為什麼叫做‘特區之中的特區’?特區之中的特區就是有更加放寬的條件。”

  來源:文匯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