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綠色發展將貫穿十三五 中國正迎來生態覺醒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05 09:17:30


 
  劉作利表示,決不會因虧損而削減生態投入,這是責任也是價值。

  北京以東200公里處的河北遷安,擁有號稱“百里礦區”的亞洲最大露天鐵礦。“這裡‘因礦而興’,‘因工而強’,又將‘因綠而盛’。”遷安市長張淑雲說。遷安經濟綜合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縣域百強前30之列,即使在鋼鐵產業不景氣的2014年,其排名也達第24位。

  修復礦山生態只是遷安全面建設生態文明的努力之一。

  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之後,根據生態條件、資源禀賦、發展基礎,遷安市將1200多平方公里土地劃分為農業生態、新型工業、高端服務等三大主體功能區域,並在鄉鎮千分制考核體系中差別化設置“生態環境”項目權重。

  2011年中國首次劃分實施四類主體功能區,這是第一個全國性國土空間開發規劃。其中,遷安居於“優化開發區域”,而其進一步細化自己內部的主體功能定位,這在全國樹立了一個典範。

  2014年,遷安森林覆蓋率達40.8%,比2007年提高了約8個百分點,是全國平均水平的約2倍;淘汰落後鋼鐵產能已累計近千萬噸;單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43%,幅度遠大於全國水平;重化工業資源循環利用基本形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