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綠色發展將貫穿十三五 中國正迎來生態覺醒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05 09:17:30


 
  中國宣布其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至20%左右。此外,還宣布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30年左右,碳排放達到峰值並努力早日達峰。

  對於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來說,這是必須付出艱巨努力的目標,同時也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研究報告稱,中國一些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已進入下降通道,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分別在2006年、2012年出現了拐點,而主要大氣污染物叠加總量和水污染物叠加總量的峰值很可能在2016年-2020年間出現。

  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進程還體現在中共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的“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包括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綠色援助、向發達國家借鑒有益經驗,以促進維護全球生態安全。

  中國商務部和環保部2013年初聯合發布了一份名為《對外投資合作環境保護指南》的文件,旨在指導中國企業規範對外投資合作中的環保行為,在國際上積極履行環保社會責任。2014年,中國對外投資規模約1400億美元,並首次成為資本淨輸出國。

  中國政府三部委今年3月聯合發布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願景與行動規劃,其中專門強調突出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共建“綠色絲綢之路”。

  分析人士說,中國倡議籌建、資本金達1000億美元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對生態環境也將給予高標準的衡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