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王德華:傅瑩一語擊中美國心理要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19 17:04:38


  中評社香港6月19日電/“美國對中國深層的失望”,一個重要原因是,“美方所期待的,‘中國實現現代化必將帶來政治制度變革’的情況沒有發生,中國版的‘戈爾巴喬夫’沒有出現,相反,中國取得的成功和增強的自信使中國道路更加不可逆轉”…… 全國人大外委會主任委員傅瑩對中美兩國關係的現狀和未來分析,如一石擊起千層浪,引起網民強烈共鳴。

  蘇聯解體後,戈爾巴喬夫被絕大部分俄民眾視為導致蘇聯垮台的“罪魁禍首”。在1996年總統大選上,戈氏僅獲得0.51%的選票,這一點就是明證。普京說,“1991年蘇聯解體,這是20世紀最大的政治災難”,就是對戈氏歷史地位評價的最好注釋,儘管戈氏被西方稱為“俄羅斯民主之父”。

  有人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蘇聯的解體,是蘇聯統治階級長期錯誤的對內和對外政策造成的,戈爾巴喬夫,不過是擊鼓傳花,最後那個倒黴蛋而已。但不可否認,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政策,導致抹黑論占領市場,人民的思想開始混亂,反蘇勢力和代表人物登上政治舞台。蘇聯紅旗墜地,戈爾巴喬夫罪責難逃。

  中國版“戈爾巴喬夫”沒出現,讓美國確實很失望。當然,這是中華民族之幸,是因為有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高瞻遠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實事求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而不是實行蘇聯“休克療法”式的“拿來主義”,更不是全盤西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