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為什麼中國才有坑人的“醫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10 11:43:21


 
  這個想法不能說沒有作用,但並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鑒於我國醫療服務行業總體水準的良莠不齊,盡可能地平均分配醫療資源,可能會導致醫療服務水平的整體下降,因為大醫院的管理水平不是小地方的小醫院可以比擬的,要治療疑難雜症和應對民眾日益提升的醫療服務需求,大醫院也往往有必要做大做強。當然現在確實有大城市的大醫院承擔職能過重的問題,縣域醫院的資源投入確實需要加強,但一來需要時間,二來也不能解決小地方病患得了大病非得去大醫院的問題。

  強化宣傳,提醒防騙,也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還有人提出,既然醫托在火車站、長途汽車站、醫院等附近出沒,那是不是可以效仿銀行,用各種文字和語音持續提醒公眾警惕詐騙?如鐵路部門在進京列車抵達北京之前,廣播多次提醒旅客警惕醫托,或者點明醫托詐騙術,又如北京西站廣播也持續提醒遊客防備醫托,是否又能起作用?

  不太看好這些“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方法能起到作用,因為這些提醒無助於解決病患的病痛,但醫托卻善於從這個角度騙取患者的信任,而且騙術真的是在不斷升級,難以防備。

  要想真正根治醫托,還得找到更深的根源。

  “醫托現象”的產生,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市場失靈

  醫療服務市場是一個很特殊的市場,特殊就特殊在買賣雙方之間巨大的信息不對稱,病患對疾病尤其是重大疾病往往缺少了解,而只有醫生才是權威。這樣信息不對稱的市場,就會出現市場失靈。舉一個典型例子,一個小地方的患者生了重病,沒有人能夠向他提供治病信息的指引,甚至當地醫院也提供不了幫助,病患就只好來到大城市,卻依然由於排隊等各種原因無法及時得到正規治療,這就給了醫托騙子可乘之機,他們加入了這個醫療服務市場,利用患者對醫療信息了解不足,誘騙他們以高昂價格只得到效用為負的治療,這就導致了市場失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