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陳茂波:一手樓失衡正逐步紓緩
http://www.CRNTT.com   2015-07-13 09:40:20


  中評社香港7月13日電/面對多個樓價指數近期接連創出歷史新高,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發表一篇講述土地供應、樓價與未來供應量的文章時,引述數據指本港土地供應量與一手樓吸納量之間,已從早年一度出現超過四成的“缺口”,到近年已返超前三成四,預料一手住宅的供求失衡問題正因而逐步紓緩,更相信政府如能堅持土地供應工作,供求失衡情況有望扭轉,暗示市民不用心急“上車”。

  政府過去數年即使不斷增加土地供應,但樓價仍高企、甚至創新高。針對坊間開始懷疑增加土地供應無助解決居住問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撰寫一篇逾三千字文章,並透過網誌發表,稱理解巿民在居住問題上的壓力和焦慮,但強調樓價升跌受多種內外因素影響,難以預測,而要解決房屋問題,最根本仍要增加房屋土地供應,在供不應求期間,應以港人自用為優先。

  陳茂波特別指出,於○三至○九年期間,本港土地供應量與一手樓吸納量之間的落差超過四成,“缺口”達五萬六千七百個單位,埋下隨後幾年供不應求的種子,令現屆政府在增加土地供應的工作上一直需要“追落後”。他指,直至一○開始,政府訂立每年私人房屋土地供應的目標,情況才慢慢扭轉,於一○至一四年間新增私人住宅土地,合共可供興建約八萬七千六百個單位,較同期一手樓總吸納量的六萬五千五百單位,多出逾三成四,即二萬二千個單位。

  陳茂波指,一手住宅的供求失衡問題正因而逐步紓緩;如果政府能堅持土地供應工作,並陸續得到成果,供求失衡情況有望扭轉,又指在一手樓成交增加的情況下,未來供應量仍然可觀,未來三至年四的潛在一手樓供應量,將達八萬一千個單位,而在五月底時,一批已完成補價或即將完成招標等程序的土地,亦將可額外提供約八千個單位。

  對於陳茂波以土地供應量與一手樓吸納量之間作比較,曾任長策會成員的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認為,實際情況往往較為複雜,除了土地供應的成效很多時會“滯後”出現,供求失衡能否得到紓緩,也會同時受到人口變化、置業人士所選單位類別及樓花供應量等多項因素影響。他認為,樓市問題是否得到解決,樓價也應視為其中一個觀察“指標”。

  來源:星島日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