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華傳統文化是實現兩岸統一的基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18 09:09:17


 
  二、中華傳統文化是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創造的結晶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的概念,它不是指某個具體的單一民族,而是聚居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諸多民族的總稱,包括了以漢族為主體的56個民族。其中的每一個民族都不是純之又純的族體,而是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成分。例如,漢族就是以中原華夏族為基礎,融合了周邊諸部族而形成的。在文化意義上,民族的融合就表征著文化的交流與整合。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鞏固和發展過程中,各民族都以其勤勞和智慧,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同時,各民族文化又不斷地相互影響、融合乃至同化。這其中,既有中原文化向其他區域的幅射和傳播,少數民族地區及中原以外區域的文化也不斷向中原內地滲透,對中原文化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在漫長的文化融匯過程中,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特色的中原齊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起著主導作用,但儒家以外的道家文化、佛教文化,西南地區的巴蜀文化,南方地區的湘楚文化、吳越文化,北方地區的羌狄民族文化,嶺南一帶的閩、粵、台文化,都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形成、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華傳統文化不僅融合了本土各學派的精神成果,而且包融了中國各民族、各區域文化的有益成分,因此,不僅漢族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發展作出了貢獻,漢族以外的中國各民族都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也功不可沒。中華傳統文化不單是大陸各民族的創造,也是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創造的,中華傳統文化的浩瀚大海,無疑也融納了台灣文化的滾滾川流。台灣與大陸有著相同的史前文化。在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完全連成一體,後來桑田變滄海,使台灣成為大陸邊緣的一個島嶼。近年來考古學的研究證明,台灣先民所創造的原始文化,與大陸東南地區的史前文化有著割不斷的血肉聯繫。1970年,台灣考古工作者在台南縣發現了“左鎮人”頭骨化石,“左鎮人”與廣西柳江人、福建清流人體質形態相似,都繼承了中國直立人的特征,人們推斷“左鎮人”來自大陸。同時,台東縣發現了長濱文化遺址,距今約1.5萬年。長濱文化的石器制法與同時代北京周口店遺址的舊石器制法相似,其類型和製作技術又同大陸南部一些舊石器遺址出土的石器相近。表明長濱文化的主人與中國華南舊石器文化的主人為同一種群,前者是後者向東發展的一個支系。另外,據對距今約3000年的新石器時代的卑南文化遺址的考證,卑南文化出土的石器與浙江良渚文化、福建曇石文化和江蘇的青蓮崗文化出土的石器相似。因為卑南文化遺址出土的石杵、陶質紡錘等文物與今日原住民中的泰雅、阿美兩族使用的同種物體極為相似,故學者們據此推斷卑南文化的主人很可能是現代高山族的祖先。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早在1946年就曾經指出,台灣的“佘族”是中國古代“百越之族”的支裔。台灣也有學者認為,原住民的祖先就是古代中國大陸的越濮族。由此可見,台灣的原始人類,包括原住民的祖先均來自大陸,他們所創造的史前文化與大陸史前文化一脈相承,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