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華傳統文化是實現兩岸統一的基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18 09:09:17


 
  三、中華文化在實現兩岸統一中的作用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標誌,是一個民族的根。中華文化以其5000年的古老文明和光輝燦爛的文化傳統,其表現出來的強大精神凝聚力,是舉世公認的,正是由於中華文化具有的強大精神凝聚力,才使中華民族成為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偉大民族。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是民族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在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的主流的國際形勢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與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是緊密相連的。中華文化是大陸文化和台灣文化的統一體,台灣文化是中華文化長河中的一個支流,共同的源頭決定了兩岸文化的共同流向,這種共同文化源頭產生的民族心理,是禁不了、割不斷的,是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早日實現的最可貴因素。正如江澤民同志1995年1月30日在《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的講話中所說的:“中華各族兒女共同創造的五千年燦爛文化,始終是維繫全體中國人的精神紐帶,也是實現和平統一的一個重要基礎,兩岸同胞要共同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這說明,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深深地植根於海峽兩岸全體中國人的生活習慣、思想方式、價值觀念和思想情感之中,它具有無與倫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發展兩岸關係,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華文化是民族精神、民族認同和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中國人之所以具有戀土歸根的本根意識、華夏族類的共同信念、內聚凝合的情感心理,是由於中華文化的精神紐帶在起作用。海峽兩岸迄今已分離了60多年,要促進兩岸關係發展,最終實現兩岸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就需要加深兩岸同胞間的信任、理解和認同,因此必須發揮中華文化的情結功能,經過文化交流來溝通感情,增加共識,增強國家“大一統”的向心力,從而有效地遏制“台獨”的民族分裂主義傾向。同時中華文化也是推動兩岸社會進步的基本動力。所以,中華文化在促進兩岸關係發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絕不是可有可無的軟條件,而是關涉民族認同和民族凝聚力的硬條件,是實現並鞏固國家統一的根。

  縱觀60多年以來海峽兩岸的文化狀況,儘管兩岸的社會制度和文化發展道路不同,兩岸在意識形態方面存在現實差異,但兩岸文化同是中華文化,具有許多共同的歷史和現實的文化要素:

  其一,兩岸文化都蘊含著傳統的民族精神,包括國家“大一統”思想與民族責任感,國家分裂的憂患意識與民族凝聚力,華夏族類理念與民族認同,這是增強中華民族團結的思想淵源。

  其二,兩岸文化都認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這對於加強兩岸社會道德建設和兩岸關係協調發展十分重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