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越特種兵之間的對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0 11:33:19


 
  越軍偷襲“辛柏林”雷達

  在整個兩山輪戰期間,越軍特工部隊最成功的就是偷襲“辛柏林”(Cymbeline)炮位偵測雷達。“辛柏林”炮位偵測雷達是中國從英國進口的,是西方國家70年代中期才剛剛開始裝備的先進炮位偵測雷達,主要用來偵測迫擊炮的炮位和火炮校射,最大探測距離20公里,對於81毫米迫擊炮的探測距離可達10公里,對120毫米迫擊炮的探測距離可達14公里。距離探測精度為50米,反應速度也相當迅速,幾乎是對方炮彈才出炮口,這裡就能夠立即根據彈道解算準確測出所在火炮位置,從而引導我方炮火進行壓制。在當時是屬於比較先進的炮位偵測雷達,中國總共才進口了兩台,其中一台就被調到老山前線。自從有了這台炮位偵測雷達後,我軍就能迅速確定越軍火炮位置,立即給予炮火壓制和反擊,給越軍炮兵造成了沉重打擊。

  1984年7月,越軍企圖發動大規模反擊奪回老山等邊境要點,在越軍的大規模反擊前後,越軍特工隊非常活躍,經常潛入我方境內進行破壞、襲擾任務,襲擊“辛柏林”雷達,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1984年7月4日深晚23時許,越軍821特工團406營7連一個排潛入我方陣地後方,爾後以逐點觀察、逐點推進的方式,於5日拂曉到達白石岩山洞。5日越軍特工隊對白石岩周圍陣地進行了一晝夜的抵近觀察,確定了“辛柏林”雷達的位置。6日0時30分左右,除了留一個組在白石岩負責接應外,其餘人員編成四個組分路秘密接近目標區,以兩個組襲擊附近的160毫米迫擊炮陣地和41師122團3營9連3排陣地,作為佯攻。另二個組則從左右兩翼夾擊“辛柏林”雷達陣地。2時30分,四組越軍同時開火,十分鐘後結束戰鬥,解放軍方面陣亡10人,傷49人,“辛柏林”雷達被毀;越軍陣亡1人,傷10人。完成偷襲後,越軍各組立即撤回白石岩,在對傷亡人員稍做處理後,於當日6時前按原路撤回越方陣地。

  事後檢查,越軍由於對這部雷達並不了解,甚至在戰後報告中還稱襲擊目標時通信台,所以破壞並不徹底,這部雷達很快就修復又投入作戰。但此次戰鬥使解放軍高層大為震怒,據說軍委主席鄧小平就說:他們的特工可以進來,我們的偵察兵為什麼不能過去?於是,解放軍就開始從各部隊抽調最精悍的偵察兵參戰,由此揭開了長達五年的解放軍偵察兵對越軍特工隊的大較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