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越特種兵之間的對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0 11:33:19


 
  8日24時,偵察伏擊群從馬崩冒雨出發,於9日凌晨4時到達1683高地北側無名高地。經現地觀察,發現水井附近怪石林立,很適合掩蔽捕俘手,捕俘手便掩蔽在距離水井僅3米的玉米垛裡。隨後從上午10時到下午16時,先後有7批26名越方群眾,進入伏擊圈內割草、打水、放羊,最近的距離我軍捕俘手僅有3米,但捕俘手一動不動,始終沒有暴露。

  17時,7名越軍從陣地上下來,1人走向水井,5人向旁邊玉米垛走去。就在第一人到了水井邊打水時,捕俘手張安林等人猛然躍出,一下子將其撲倒,與此同時,羅連長和李家權、韋和成迅速開火將搬玉米垛的5人全部擊斃。聽到槍響,遠處1人轉身就逃,羅連長緊追不舍。擔任掩護的聶衛民、姚景順、何紅欣將其去路堵住,終於將其俘虜,羅偉才隨即命令押帶俘虜撤離。這時埡口越軍聽到動靜,開始用輕重機槍射擊。捕俘組立即押著俘虜向山腳撤離。快到山腳時,1名俘虜頑抗不走,因山高路滑,追兵迫近,情況緊急,捕俘組將其就地擊斃,押帶另1名俘虜撤離。

  這時,指揮組呼喚後方炮兵火力對追擊之敵和37洞駐兵點進行攔阻和壓制射擊,斃傷越軍20餘名。當捕俘組將俘虜交給接應組時,俘虜乘機逃跑,由於尾追而來的越軍火力猛烈,追趕已經來不及,只好將其擊斃。火力組也隨即開火掩護捕俘組和接應組撤離,當場擊斃追擊的越軍24名。捕俘組和接應組在火力掩護下迅速撤離,於18時30分,參戰人員全部撤回境內。

  這一戰偵察大隊以無一傷亡的代價擊斃越軍31人(另引導炮兵斃傷敵20餘名),在戰術上充分體現一個“快”字,整個戰鬥定下決心快、組織戰鬥快、完成準備快、打得快、撤得快。從發現情況、部署戰鬥到撤回國境,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唯一的不足就是可惜未能帶回俘虜。而此戰的對手就是越軍的特工連,31:0的戰績從一個側面可以反應中越兩軍特種部隊的戰力高下。

  在十個月的輪戰期間,43軍偵察大隊共開設觀察所(哨)59個;抵近觀察4290餘人次;滲透偵察122組次;設伏警戒4萬餘人次;組織各種戰鬥34次。共俘虜越軍16名,擊斃143名,擊傷23名;攻占越軍班防禦陣地3個;摧毀越軍駐兵點11個、倉庫2個、橋梁1座;繳獲機槍1挺、衝鋒槍14支、單兵火箭發射筒12具,以及其他部分軍用物資。全大隊犧牲2人,傷20人。5個偵察連均榮立集體功,其中第127師偵察連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偵察連”稱號,第129師偵察連被昆明軍區授予“英雄偵察連”稱號。第129師偵察連4班長張柱兵被中央軍委授予“捕俘英雄”稱號。第129師偵察連戰士丁曉兵榮獲“邊陲優秀兒女”金質獎章。全大隊共有16人榮立一等功、135人榮立二等功、450餘人榮立三等功。所創造的戰果和榮譽,均為首批赴南疆輪戰各偵察大隊之首,其中俘敵人數更是名列全軍15個偵察大隊第一。

  正是15個偵察大隊的輪番參戰,有力打擊了越軍特工隊的囂張氣焰,雖然沒有像一些杜撰故事所說越軍用廣播通告停止特工戰,但毫無疑問,最終解放軍成為兩軍特種部隊大對決的贏家。(騰訊軍事頻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