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越特種兵之間的對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0 11:33:19


 
  偵察兵大隊的經典之戰

  根據中央軍委的命令,為了配合在老山、者陰山地區的作戰,保障主戰場翼側和邊境安全,打擊越軍特工隊的囂張氣焰,從1984年7月起,武漢軍區(後並入廣州軍區)、廣州軍區、成都軍區、濟南軍區、蘭州軍區、北京軍區、沈陽軍區和空軍空降兵先後抽調精幹人員,以軍為單位組建了5批共15支團級偵察大隊開赴南疆,輪番開始執行作戰任務。

  這裡就介紹下在15支偵察大隊中戰績最高的43軍偵察大隊。43軍在解放軍中也是威名赫赫的善戰之師,所轄的127師最早的前身是北伐時期著名的葉挺獨立團,可以說是解放軍歷史最悠久的部隊。43軍偵察大隊以軍偵察機關和各師偵察分隊為基礎擴編而成,下轄五個偵察連:軍部偵察連為1連(115人),第127師師部偵察連為2連(145人),第128師師部偵察連為3連(125人),第129師師部偵察連為4連(129人),第127師所屬各團的偵察排組成5連(140人)。大隊部則以軍部偵察機關為基礎再加上從各師抽調的幹部組成,由軍司令部偵察處長孔見任大隊長,軍政治部文化處長甘國良任政治委員。大隊部設指揮組、政工組、後勤組,並編有通信分隊、運輸分隊,總共767人。進入戰區後,改稱昆明軍區第二偵察大隊,直屬軍區前線指揮部指揮。

  這次南疆偵察作戰的主要任務是:偵察捕俘,查明情況;巡邏警戒,防止越軍襲擾;保證老山、者陰山主戰場翼側安全。第二偵察大隊的作戰地區在者陰山當面西起八布河,東至中越邊境3段11號界碑約100餘公里地段,大隊部設在楊萬鄉。偵察作戰開始後,鑒於者陰山戰場地雷多、敵人多,而且作戰區域植被少,不利於偵察作戰的情況,為積極打擊越軍,擴大戰果,經軍區前指批准,偵察大隊可以跨出原定活動範圍,主動尋找戰機積極出擊。這樣有四個連先後多次進入普弄、馬甭、馬林、田蓬地區作戰。

  在整個作戰期間,最精彩的一戰自然要屬1985年3月9日,5連在37洞北側的伏擊捕俘戰鬥。37洞位於我國馬崩鄉當面,距離邊境800米,越方4號公路從37洞南側經過,東北距離苗皇帝山2.5公里。越軍為了確保苗皇帝山翼側和4號公路安全,在37洞和隆花各駐有1個連的兵力。春節前,越軍又向這一地區增派了1個特工連。

  3月7日晚,5連設在1683高地的觀察所發現,越軍5輛汽車沿4號公路進至37洞。次日又發現數批越軍,大都不攜帶武器,到我觀察所右前方500米處的水井挑水、伐木、加修工事。大隊長孔見認為,很可能越軍向37洞增兵,決心乘敵立足未穩,地形不熟,行動警惕性不高,實施伏擊捕俘。

  偵察伏擊群編為5個組:捕俘組由10人組成,連長羅偉才任組長,秘密進至水井附近,選擇有利地形組織伏擊捕俘;接應組由8人組成,副連長劉遠球任組長,負責接應;火力組由20人組成,由田指導員擔任組長,部署在1683高地及其東北無名高地,主要是壓制1626高地和埡口之敵,以火力阻擊尾追之敵;指揮救護組由12人組成,大隊長孔見任組長,負責指揮和救護傷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