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銀行業史上首次主動離職潮:近40位董監掛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07 14:13:30


 
  今年1月,民生銀行原行長毛曉峰因個人原因請辭。2月,交行第一副行長錢文輝辭去交行執行董事、副行長等職務;上海銀行董事長範一飛提出辭呈。3月,興業銀行副行長陳德康、中行副行長岳毅及中銀香港副董事長等提出辭職。4月,浦發銀行行長朱玉辰請辭行長職務。6月,建行副董事長、執行董事及行長張建國遞交辭呈。10月,寧波銀行副行長洪立峰、浦發銀行副行長穆矢以及上海農商行副董事長、行長侯福寧等提出辭職。甚至於國內首家互聯網銀行微眾銀行行長曹彤任也在任職不足一年之後匆匆離職。

  “不到一年內,全行業董監高密集主動離職30餘人,這在我國25年銀行史上並不多見。”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說。

  “銀行人選擇離開的原因有三個。一是隨著金融服務的創新深化,信貸管理、工具使用、產品定價、風險預警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二是各種以前從未見過的考核讓人感覺力不從心,三是知識的更新跟不上現在銀行從業的需要。”黃源說。

  “離職潮”背後:

  不良率飆升令員工收入承壓

  事實上,今年以來,部分銀行紛紛迎來資深員工離職的高峰期。隨著金融需求日趨多元,各種杠杆、對衝等新產品快速引入,讓老一輩的信貸人員倍感壓力。而“離職潮”更深層的原因,則是從去年起的銀行業不良率整體上升傳導到一線的壓力。不良貸款率的上升,直接影響到了信貸人員的收入。

  “每一個持有銀行從業資格證的人都在課本裡看到過,‘銀行不良率大於淨息差時就會虧損’這個公式,但在30年的職業生涯中,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這句話離我如此之近 。”黃源告訴記者,“自己所在銀行過去的不良率低得可以忽略不計,但今年3季度一開始就井噴式爆發,看著一筆筆貸款從‘關注’到‘逾期’再到‘不良’,心裡五味雜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